手足口病防控教学ppt课件

手足口病防控教学ppt课件

ID:12089748

大小:356.51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7-15

手足口病防控教学ppt课件_第1页
手足口病防控教学ppt课件_第2页
手足口病防控教学ppt课件_第3页
手足口病防控教学ppt课件_第4页
手足口病防控教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防控教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富阳市社区医师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富阳市卫生局2010年5月手、足、口病富阳市疾控中心杜利群一、概述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报告传染病以外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夏秋季多发,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以手、足和口腔发生疱疹为特征的一种儿童病毒性皮肤病。国际疫情概况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报导。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

2、、巴西、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和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EV71和CoxA16均有分离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省都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我国手足口病疫情概况。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发现手足口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1983年和1986年两次在天津发生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1983年5月至10月间发生了7000余病例。

3、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出肠道病毒71型毒株。1998年肠道病毒71型在台湾大流行,估计150万手足口病儿,报告病例13万,405例重患,死亡78例,震惊了世界。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从患者分离出EV71病毒。2000年5~8月山东省招远市小儿手足口病暴发,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其中男1025例,女673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3例合并暴发心肌炎死亡。2006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3637例,死亡6例。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省份依次为山东

4、(3030例)、上海(2883例)、北京(2210例)。2007年后我国手足口病病例报告逐年上升。病原学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16、5、9、10型,B组2、5型,新肠道病毒71型以及疱疹病毒、腺病毒等。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柯萨奇病毒1958年由新西兰首次分离出。肠道病毒71型于1972年在美国被首次确认就是从脑膜炎婴儿粪便中分离出来的。此后,肠道病毒71型感染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流行特点手足口病是世界性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我国分布

5、也很广泛,几乎所有的省市均有发病报道。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其中5~8月份为发病高峰。患病人群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4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数的85%至95%国外有调查显示,在人群中,手足口病的流行每隔2年到3年会出现一次规律高峰,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家庭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二、流行病

6、学特点传染源手足口病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的一周内传染力最高。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病毒可通过食物、水、唾液、空气等媒介经肠道、呼吸道或皮肤接触传播。粪-口途径: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水源经口而传播。呼吸道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飞沫形式,经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

7、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手绢、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疱亦会传播病毒。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该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5%。2000年山东省招远市暴发小儿手足口病大流行,在3个多月里,接诊患儿1698名,年龄最

8、小5个月,最大14岁。台湾手足口病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在天津两次暴发流行中,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发病率分别达2.3%和1.9%。手足口病对婴幼儿威胁最大。易感人群手足口病是由某些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和口腔发生水泡为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