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心换取童心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用童心换取童心构建平等师生关系

ID:1211703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08

用童心换取童心构建平等师生关系_第1页
用童心换取童心构建平等师生关系_第2页
用童心换取童心构建平等师生关系_第3页
用童心换取童心构建平等师生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童心换取童心构建平等师生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用童心换取童心构建平等师生关系马港镇小李琴摘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艺术》[1]中认为:教学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上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师生相互关系决定的。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一直是以管理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的,这样的师生关系固然有利于树立权威,但已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需要。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随着多种信息渠道的开通,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绝对占有者,不再是只能让学生仰视的“权威”。师生之间,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在道德上,

2、都在发生着角色的转变。在新形势下,要求教师必须变革自己的知识观、教学观,重新构筑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为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是人和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达成,所谓“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童心平等师生关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2]中提到:教育,需要我们常常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时常保持一颗“童

3、心”,以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天赋资源为基础,尊重儿童文化。那么如何站在儿童立场,构建小学教育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本人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一、用童心换取童心,守护儿童天性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带有很大成分的具象性和片面性,如果总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那么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幼稚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3]一书中提出:“学生在本质上具有向您敞开心灵,倾吐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的精神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有时不妨也采取换位的

4、思考,静下心来听听学生到底想要表述什么,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有一颗童心,才能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找到接触点和共同点,把握教育的契机。苏霍姆林斯基[3]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河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孩子!”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孩童时代,童年的印象对于一个小学工作者来说,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财富,有了它,在探索儿童心灵世界的时候,可以少走弯

5、路,并能理解学生的纯真童心,把握他们的情感世界。儿童年龄虽小,但他们都是有主见,有思想的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尽情表现自己才能的自我意识是当今儿童的特点,除了课堂教学交流外,我们应在课间多和学生在一起,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时时以朋友的身份和儿童交流,游戏,用心聆听他们的心事。同时儿童小学期间对教师在情感上是依附的。为了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赞许,他们会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老师的要求,我们教师要转换看问题角度,尝试用孩子的眼光观察世界,尽力使自己具备“童心”——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

6、,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用儿童的的兴趣去爱好……这样才能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尊重儿童的意见和要求,真正走进儿童世界,感受儿童的美好。二、用童心换取童心,尊重儿童个性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教育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不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因此我们应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精神的“个性”,每个

7、个体都具有独特的智能结构形式,每个人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共同体,这种差异并不表现为好坏、高低、贵贱之间的差异,而是多样化的表现。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光去看待表现参差不齐的学生,应该承认差异,以一种分类关心,个别引导的态度营造适合其特点的教育。分类关心,个别引导实则是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伯乐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长处、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欣赏和关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因

8、此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占据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关系中获得一种平等的主体意识,为融洽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强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抹杀学生的个性,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做到平等的师生关系?鲁迅认为“教育是植根于爱的”[4],而教师的童心是爱的根源。每个孩子都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教学活动中教师站在孩子的立场,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儿童,以儿童的心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