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

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

ID:12138684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_第1页
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_第2页
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_第3页
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_第4页
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综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痛点处局部封闭配合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在局部封闭后配合超短波、红外线治疗。结果显效19例,占63.33%,有效9例,占30.00%,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结论药物局部封闭配合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见效快,远期效果好,且不易复发。�【关键词】封闭;超短波;远红外照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腰背痛疾病之一,

2、临床上以急、慢性肌筋膜损伤为主,是常见的软组织疼痛性疾病,占腰腿痛患者的1/3~1/2,因腰部的急性扭挫伤或慢性劳损造成局部肌筋膜增厚粘连,刺激压迫腰神经后外侧支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腰痛、臀部酸痛以及大腿内侧疼痛。多见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或长期缺乏运动的工作者。作者2008年6~8月以来采用局部封闭、超短波、远红外照射综合治疗该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6本组3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按就诊先后随机加人。在30例病例中,男16例,女14例;职业分布:非重体力劳动者(包括机关

3、干部、教师、营业员等)12例,重体力劳动者(包括搬运工、建筑工等)18例;;年龄范围15~76岁,平均44.5岁,其中30~50岁者居多,为18例,占60.%。治疗前病程1~20年不等,平均6.65年(SD=5.7)。其中5~10年者10例(33.33%),5年以下者17例(56.67%)。损伤原因有外伤或扭伤史者5例,单侧发病27例。�1.2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②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③一

4、侧慢性腰痛,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④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⑤X线摄片示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1.3病例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严重外伤、心机梗死、脑溢血后遗症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验证医师认为容易造成失访者;④正在参加其他临床验证者;⑤无论何种原因,患者中途不继续参加试验者。�1.4治疗方法6①局部封闭: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腹下垫一软枕,使腰椎段处于稍前屈

5、位,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找准敏感压痛点,局部常规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取2%利多卡因、醋酸曲安奈德2ml、维生素B121mg于标记处垂直进针,进针时稍有阻力,在瞬间突然出现明显疼痛时即为腰肌膜部位,患者感到发胀并扩散至臀髋及下肢时,回吸无血,即可将药液注入肌膜周围,每个疼痛点给药,1次/周,2次为1个疗程;②红外线治疗: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显露腰背部,红外线灯泡距患部约20cm,时间20min,1次/d;③超短波治疗:患者仰卧,腰部并置电极,≤60mA,治疗时间20min,1次/d。临床试验治疗时间6周,2周

6、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1.5疗效评价标准按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主要症状:腰部疼痛、腰骶酸胀、腰部畏寒、易于乏力,分别分为轻,中,重三个评分等级,对比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腰部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core,VAS):即0为无痛,1~3分为休息时无痛、走路无痛,剧烈活动时轻微疼痛;3~6分为休息时无痛,行走时有痛感,剧烈活动时加重;>6分时休息时即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严重者行走困难。其余症状为3分制评分法。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7、100%,显效:疗效指数≥70%,有效:30%≤疗效指数<70%,无效:<30%。�1.6统计学方法6结果以(x±s)表示,各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所有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2结果�本组全部30例患者均完成了3个疗程的治疗。显效19例,占63.33%,有效9例,占30.00%,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统计学处理显示对腰部疼痛改善最为显著,在第一次治疗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症状在第二次治疗显示出显著性差异,第三次治疗后所有症状均显示出极显著差异(P<0.

8、01)。有2例首次治疗后腰部疼痛有所减轻,但无明显改善。详见表1、2。�5讨论�6腰椎横突是腰背筋膜前层的附着处,各横突间有横突间肌及横突间韧带。第三腰椎横突最长,横突前有腰大肌和腰方肌,背侧有骶棘肌,腰背筋膜中层及腹横肌筋膜附于横突尖端,腰部和腹部肌肉强力收缩时,此处受力最大,易致附着的肌肉撕裂损伤,损伤后易继发无菌性炎症,使邻近神经发生纤维变性,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大多有突然弯腰扭伤、腰部长期慢性劳损或受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