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

7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

ID:24154638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7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_第1页
7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_第2页
7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7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7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云南文山州中医医院任红梅663099【摘要】目的:探索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中,以手法治疗配合功能锻炼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手法治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通过手法治疗加功能锻炼,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推拿,功能锻炼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因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使第三腰椎横突部位附着的肌肉、筋膜损伤,周部形成瘢痕,刺激周围的腰肌或神经,引起的一个证候群。因劳累或寒冷刺激诱发,休息或热敷后可减轻,往往反复发

2、作,迁延难愈。木人以手法治疗配合功能锻炼,对72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特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依据,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1.1.1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1.1.2—侧慢性腰痛,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绝直起困难,有时可向下肢放射至膝前部。1.1.3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1.1.4X线摄片可示有腰椎侧弯,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增大,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1.2一般资料72例患者中,男38例,女34例;年龄

3、25岁〜72岁,平均48.4岁;病程<3月18例,3月~6月10例,6月〜12月11例,>l年33例。1.3治疗方法1.3.1手法治疗1)患者俯卧位,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以一指禅推法操作于患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要求手法渗透力度达到第三腰椎横突尖周围,注意寻找冇条索状或结节状物的部位,以固定的频率操作5分钟。2)患者俯卧位,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以按揉法、弹拨法操作于第三腰椎横突尖周围,有条索状或结节状物的部位,约2分钟。3)患者俯卧位,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以平推法操作于背部两侧,重点在肾俞、命门、志室、气海俞,以透热为度。4)患者仰卧位,

4、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以点按法,点按伏兔、足三里各半分钟。1.3.2功能锻炼1)俯卧飞燕式锻炼腰部后伸肌群。2)腰部侧屈锻炼腰部横突间肌。3)通过呼吸,锻炼腰方肌,增强下2-3个腰椎横突与12肋骨下缘的稳定性。1.4疗效评定:1.4.1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复。1.4.2好转:腰痛减轻,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1.4.3未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受限。1.5结果:经过5-10次治疗,治愈28例,治愈率38.9%,好转42例,好转率58%,未愈2例,占2.7%,总有效率97%。1.讨论2.1笔者观察到,随着社会分工的变迁,城市就诊人群的来

5、源不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不止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许多常年久坐、久站,锻炼较少的人也容易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出现腰膝酸软等表现。很多患者被当成“肾虚”或“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误治多年,往往收效其微。通过“封闭”治疗,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发作。通过详细的检查,找到真正引起症状的肌肉、筋膜,刺激到的神经,以及神经分布的区域,进行奋针对性的治疗,方能取得较好疗效。同时,还要进行系统的冇针对性的锻炼,根据损伤部位不常用不同的锻炼姿势,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肌肉的支撑力恢复,才能减少复发。2.2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位的治疗,以经筋治疗为主,“病在筋、调

6、之筋”“骨正筋自柔”为理论指导[2】,“以痛为腧,以知为数”。以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弹拨法,理顺筋结;以平推法温经通络,壮腰止痛。对下肢放射至膝前部的疼痛,常伴有抬大腿、伸小腿乏力,取“治痿独取阳明”之意,采用循经点按伏兔、足三里各半分钟,气至以后疼痛可以明显减轻。2.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形成还与腰椎侧弯,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增大,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有关,通过腰椎曲度的调整,姿势的锻炼,改善双侧腰椎横突尖的应力平衡,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恢复也是非常有益的。参考文献[1]ZY/T001.1-9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

7、疗效标准》[S].[2】唐杰,规范手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宄[儿中国正骨,2011,23(6):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