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问责规定》考试参考要点

《行政问责规定》考试参考要点

ID:1215657

大小:7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08

《行政问责规定》考试参考要点_第1页
《行政问责规定》考试参考要点_第2页
《行政问责规定》考试参考要点_第3页
《行政问责规定》考试参考要点_第4页
《行政问责规定》考试参考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政问责规定》考试参考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行政问责规定》考试参考要点(100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市制定了《行政问责规定》。2、2012年2月我市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了《哈尔滨市行政问责规定》。3、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实施《规定》,是为了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依法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效能。4、市政府办公厅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对《规定》中的四种主要问责情形和十一种问责方式,要做到熟记于心。5、市政府办公厅开展学习贯彻《规定》活动,共分为集中学习、自查自省、集中整改三个阶段。6、《规定》共分五章,二十九条。7、

2、《规定》的第一章是总则,第二章是行政问责情形,第三章是行政问责方式和适用,第四章是行政问责程序,第五章是附则。8、《规定》将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作为行政问责的重点。129、行政问责对象的范围包括: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10、行政问责对象不履行、违法履行、不当履行职责,损害公共利益和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或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依照《规定》予以行政问责。11、行政问责应当坚持权责统一

3、、公平公正、有错必究、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12、行政问责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13、行政问责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监察机关负责组织实施。14、市和区、县(市)监察机关,负责对干部管理权限内的行政机关领导干部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行政问责工作。15、行政机关的监察机构或者指定的机构,负责对本行政机关相关工作人员行政问责的具体工作。16、行政机关行政问责机构负责受理、调查本行政机关行政问责案件,提出拟处理意见,并接受同级监察机关的指导和监督。17、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上级的决定、命令、部

4、署,确保政令畅通,提高12行政效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18、《规定》将行政问责的情形分为决策违规、执行不力、管理不善、行为失范四个方面。19、行政问责情形共计四条三十六项。20、行政机关领导干部依法应当决策而不作出决策或者不及时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予以问责。21、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超越法定权限进行决策,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予以问责。22、行政机关领导干部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决策,损害公共利益和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予以问责。23、行政机关领导干部作出的决策与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上级的决定、命令相抵触

5、,损害公共利益和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应当予以问责。24、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决策失误,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予以问责。25、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发现决策错误、失误或者失当,不及时纠正、改正或者调整,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予以问责。26、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不贯彻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定、命令,拖延不办、12顶着不办,有令不行的,应当予以问责。27、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损害投资者合法利益、妨碍社会管理秩序、影响城市管

6、理等违法行为不制止、不查处、监管不力的,应当予以问责。28、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对涉及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公共安全领域,未履行监督、检查、检验、检测、检疫等职责,引发安全事件的,应当予以问责。29、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而未履行的,应当予以问责。30、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或者解决不力的,应当予以问责。31、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超越法定权限和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行为,野蛮执法、随意执法的,应当予以问责。32、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

7、其他工作人员,乱检查、乱收费、乱征收、乱摊派、乱罚款的,应当予以问责。33、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对行政相对人勒拿卡要,或者要求行政相对人接受有偿服务、购买指定商品以及承担其他非法定义务的,应当予以问责。34、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违反规定,采取打招呼、批条子、授意、指定、强令等方式,影响和干预12市场经济活动的,应当予以问责。35、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截留、滞留、挤占或者挪用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代管资金的,应当予以问责。36、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在职责范围内监管不力,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案件,或者连续发生事故、事

8、件、案件的,应当予以问责。37、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其他工作人员,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