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68例体会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68例体会

ID:12158828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68例体会_第1页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68例体会_第2页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68例体会_第3页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68例体会_第4页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68例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68例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68例体会【中图分类号】R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052-01【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慢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6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行鼻内镜手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全组总有效率为总有效率95%,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有较好疗效,彻底清除病变是关键,术后鼻腔冲洗换药及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定期随访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关键词】非

2、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抗真菌药物,鼻腔冲洗真菌性鼻窦炎是鼻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以及临床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尤其是CT、MRI等影像检查的应用,真菌性鼻窦炎发病率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我院近6年来收治了68例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以鼻内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1.1一般资料68例患者中,男33例,女35例,年龄23~68岁,平均(46.5±2.6)岁,病程1个月~15年。全部病例有3例为双侧发病,65例为单侧发病。主诉单纯鼻塞8例,单纯头痛12例,单纯回抽性涕中带血或痰中

3、带血15例,鼻腔有异味伴脓涕10例,鼻塞伴面部肿痛、涕中带血或痰中带血24例。鼻腔检查:中鼻道息肉或中鼻甲息肉化12例;鼻腔有褐色干酪样物14例;中鼻道痂皮或碎屑样物9例;鼻腔外侧壁内移6例;鼻中隔向患侧偏曲6例;其余鼻腔检查未见异常情况。影像学检查:患者术前常规行鼻窦水平位和冠状位CT扫描。鼻窦CT检查发现病变仅限于上颌窦者39例,上颌窦伴前组筛窦受累者19例,仅限于后组筛窦者6例,仅限于蝶窦者3例,未发现累及额窦者。鼻窦CT检查多表现为鼻窦腔内密度增高且不均匀,其中央区域有斑块或条索状高密度钙化影,在软组织窗表现更为典型,部分患者窦腔扩大、窦

4、壁变薄甚至骨质吸收。68例患者中16例上颌窦内侧壁向鼻腔膨出,上颌窦口明显扩大,12例骨质吸收破坏。1.2手术方法68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采用MesserkLinger径路,先切除钩突,开放前筛气房,后筛有病变者开放后组筛房。扩大上颌窦自然孔,大小约1~26cm。鼻内镜下,用咬钳清除窦腔内真菌团块,用吸割钻将窦腔内残余真菌团块残渣及窦内严重息肉样变的黏膜吸切干净。最后冲洗术腔,鼻腔填塞止血膨胀海绵。如上颌窦病变严重,单纯扩大上颌窦自然孔尚不能彻底清除窦腔内病灶,则联合下鼻道开窗术。术中取窦内分泌物、真菌团块及受累鼻窦黏膜行真菌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术

5、后予抗生素治疗,第2天开始逐步抽出鼻腔填塞物,1周后开始鼻窦冲洗,定期门诊内镜随访。1.3结果术后病理报告:真菌阳性者41例,主要为曲霉菌27例,念珠菌12例,链格孢子菌6例,放线菌4例,毛霉菌4例。随访6个月~3年,68例患者中除1例复发需二次手术,另一例真菌侵范上颌窦及鼻腔外侧壁致粘膜肿胀变性腐烂,黏膜皱褶隐窝处大量污秽分泌物及干酪样分泌物,门诊换药采用鼻腔切割器咬切清理除病变组织,并用氟康唑注射液冲洗鼻腔(此病人预后很好,氟康唑注射液冲洗鼻腔及门诊换药一月后各窦腔粘膜上皮化,患者鼻塞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其余患者鼻塞、头痛、血涕、鼻腔异味伴脓涕

6、及面部肿痛等症状消失。鼻内镜检查:鼻腔、窦腔黏膜光滑,无息肉样组织生长,窦腔无积脓,无感染病灶存在。上颌窦自然口无狭窄,均达到治愈标准。�2讨论真菌性鼻窦炎临床上较常见,有时甚至占到全部鼻腔、鼻窦手术患者的10%,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是条件致病菌��[1]�6。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窦口鼻窦复合体的病变与解剖异常时,可引发真菌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细菌学、血清学、组织病理学和放射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真菌性鼻窦炎的检出率。②使用广谱抗生素和鼻局部用药,使正常菌群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鼻腔、鼻窦的真菌过度生长。③侵袭型真菌感染

7、发病率的增加与免疫缺陷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加有关。根据组织受侵犯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真菌性鼻窦炎分为侵袭性(IFS)和非侵袭性(NIFS)两大类,Molpeth等提出的将真菌性鼻窦炎分为4种类型:急性暴发型、慢性无痛型、真菌球型和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前两者属侵袭性,后两者属非侵袭性。其中以鼻窦真菌球型发病率最高��[2]�,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S)是在真菌性鼻窦炎中较常见��[3]�。转贴本组68例患者均为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其中真菌球型最多见,其各个窦腔均可受累,以上颌窦最为多见,尚未发现累及额窦者。因为上颌窦内常有分泌物潴留,环境潮湿

8、,内壁及开口处具有黏膜皱褶隐窝,均有利于真菌生长、定居。窦口鼻窦复合体的病变与解剖异常也是导致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因素。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