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地区产业布局总体研究(摘要)

渝东南地区产业布局总体研究(摘要)

ID:12168714

大小:3.28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6

渝东南地区产业布局总体研究(摘要)_第1页
渝东南地区产业布局总体研究(摘要)_第2页
渝东南地区产业布局总体研究(摘要)_第3页
渝东南地区产业布局总体研究(摘要)_第4页
渝东南地区产业布局总体研究(摘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渝东南地区产业布局总体研究(摘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渝东南地区产业布局总体研究(摘要)内容提要:在全市“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下推动“两翼”发展,实现与1小时经济圈的有机互动,有利于全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渝东南地区作为其中的“一翼”,具有民族地区和生态脆弱的特殊性,产业选择和布局必须兼顾对接全市产业、主体功能区要求及区域资源环境等因素。渝东南地区应采取以“点”状开发为主的“点—轴”发展模式,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按“一核一环三轴线”展开,以县级以上城市和园区为主要载体进行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水电能源、矿产品加工、民族生态旅游、特色山地农业与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一、渝东南地区的功能定位(一)渝东南地区

2、发展现状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包括黔江、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等六个区县,是重庆市“一圈两翼”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市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渝东南地区内城镇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各城市(镇)缺乏有机互动,处于单“点”发展的阶段,各城市(镇)规模小、功能不健全,仅黔江、武隆等城市略具雏形,但黔江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其功能还并不完善,集聚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在产业发展上,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10向中期转变的过渡阶段,以水电能源、矿产品加工、民族生态旅游、特色山地农业与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实力较弱。在产业布局上,各

3、区县所处的产业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各区县差异性较小,还未形成非常显著的产业分工布局体系;又由于各主要城市(镇)辐射半径小,所以虽同构却不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二)渝东南地区的功能定位确定渝东南地区功能定位,重点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与“314”总体部署对接,实现城乡统筹;二是与全国及全市主体功能区划分对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的生态环保建设;三是与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对接,促进民族地区自身发展以及全市区域协调发展。渝东南地区整体功能定位为:武陵山区经济高地、国内知名的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带、西部扶贫开发示范区和重庆市东南方向的重要门户。

4、(三)渝东南地区区域发展总体布局依据渝东南6区县的经济基础、空间分布和自然地理条件,可采取以“点”状开发为主的“点—轴”发展模式,在渝东南地区形成“1核1环3轴线”的总体区域布局。——1核是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黔江,它将凭借相对较好的经济基础、便捷的交通体系等有利条件,进一步发挥优势,引领渝东南地区乃至周边(如构建黔江—湖北恩施高速公路影响湖北省相邻地区等)更大区域的发展。——1环是黔江区域中心城市连接周边县的“小循环”10,由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319国道)“彭水—黔江—酉阳”段和省道304“彭水—酉阳”段(未来建设彭水—酉阳高速公路

5、作为渝湘高速公路支线)组成,黔江、彭水和酉阳是环上的三个主要结点。该环线也可以作为渝东南内部的一个旅游小环线,串起沿线众多的景区(景点)。专栏1渝东南地区功能划分定位图——3轴线是以1环为纽带,连接渝东南与外部区域的重要通道。其中,西轴10由环上的彭水连接西部的武隆组成,主要利用武隆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以铝土矿开发及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并可以发挥武隆联系涪陵和南川等区县的优势,打通重庆1小时经济圈辐射渝东南地区的通道;北轴由环上的彭水(郁山)连接北部的石柱组成,有规划中的梁平—忠县—石柱—彭水(郁山)段高速公路,发挥石柱的良好区位优势,成

6、为渝东南地区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促进自身发展的“桥头堡”,同时也是渝东南地区联系渝东北、川东北等地区的重要结点;南轴由环上的酉阳连接南部的秀山组成,立足秀山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以锰、汞等为主的矿产品开采与加工业,利用秀山处于重庆、湖南和贵州三省市交界地带的便利,大力发展边贸。1核以1环为纽带,拥有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依托1环连接3轴线,带动渝东南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并通过跨区域干道辐射周边地区,建成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地带的经济高地。二、渝东南地区未来产业布局总体设想(一)重点产业选择及发展目标产业选择考虑主要因素:与产业优势与资源特色相结合

7、;区位条件改善后产业发展机会;与1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地区产业衔接、形成分工体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谋求可持续发展;产业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就业容纳能力强。渝东南地区重点选择以下五类产业:——现代服务业。包括劳务经济、旅游业、商贸物流业、金融业、咨询中介、液化石油气储备与配送等。——能源工业。以水电为主的能源工业。——矿产品开发与加工业。包括铝、锰、汞等矿产。——农副产品深加工业。10以特色山地农业的产品为主要原料的深加工。——特色山地农业。包括优质草食牲畜、优质中药材、优质烟叶、优质榨菜、优质山货、优质蔬菜等的种养。在上述重点产业支撑下

8、,到2020年,渝东南地区GDP达到700亿元(2005年价),年均增长10%左右。产业结构上,三次产业逐步优化,由2005年的26:36.5:37.2调整为2020年的12:48:40。(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