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态势比较(龙和象的竞赛)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态势比较(龙和象的竞赛)

ID:1221357

大小:10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08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态势比较(龙和象的竞赛)_第1页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态势比较(龙和象的竞赛)_第2页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态势比较(龙和象的竞赛)_第3页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态势比较(龙和象的竞赛)_第4页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态势比较(龙和象的竞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态势比较(龙和象的竞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龙和象的竞赛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态势比较(草稿)徐滇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在2006年初的达沃斯论坛上,许多人认为,在中国改革开放十年之后印度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他们认为:“印度在关键领域正在超过中国,这些领域的成功可能促使印度最终赶上甚至超越中国。”有人举例说,印度有着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有较好的教育,同时,他们又说,印度缺乏就业机会,失业率太高,文盲率太高。显然,这样的叙述自相矛盾。比较准确地说,印度的IT产业员工的素质比较高,不过,充其量也只有10万多员工。对于拥有10亿人口的印度来说,这个比例实在低得可怜。不能

2、以点代面,只见独木不见树林。世界各国各有所长。印度也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和中国相比,印度有着比较完善的市场制度和法制体系,印度的银行系统制度健全,不良贷款率很低。印度的资本市场运转良好,印度的中小企业的管理良好,有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公司,例如InfosysTechnologiesLtd,Dr.Reddy’sLaboratoriesLtd等。印度有一批很好的工程学院,在IT产业上具有令人羡慕的优势等等。印度在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8.2%,在2004年又创造了7.1%的好记录。近年来,印度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可喜可贺。毫无疑问,印度的繁荣对于亚洲地区乃至整

3、个世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希望印度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尽快摆脱贫穷。可是,在比较中国和印度着两个大国的经济发展的时候,断言印度将赶上或者超过中国,这个结论却来得有些仓促,缺乏理论和经济实践的支持。如同人们在评论体育竞赛时固然也会谈论运动员身高,速度等等,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他在竞赛中的表现。脱离竞赛去讨论运动员的长短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研究中国和印度的经济竞争潜力的时候,不仅要知道他们各自的的优点和缺点,更重要的是要观察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表现,要研究竞争格局和他们各自的竞争对手。二、不同的竞争组别,不同的优势10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中,市场份额的占有率

4、至关重要。市场占有率从需求方约束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空间。在西方工业国家中产能远远大于实际的产出,在很多时候,不是生产不出来,而是生产出来了卖不出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穷,国内购买力不强,市场规模比较小,因此,对外开放,开拓海外市场成了积累原始资金的重要途径。田忌赛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寓言故事。齐王和田忌的马都分上中下三等。田忌的马不如齐王。大军事家孙膑建议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先输一局,随后,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连赢两局,反败为胜。在国际市场上,出口商品的结构决定了竞争对手,而对手强弱决定了市场的占有率。如果把出口商品从

5、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到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排一个顺序。中国和印度参加了不同组别的竞争。在这个光谱中,中国占据了低端很大的一段,而印度出口的主要是信息产业(IT)的软件服务。印度出口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欧洲和日本。(附表2:印度出口结构)信息产业属于高科技。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是基础科学理论研究的较量。高科技前沿开拓依托于基础理论研究。平心而论,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无论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印度和西方强国之间的差距非常显著。在IT行业中也有高端和低端之分。因此,在IT产业中必然形成在欧美和印度之间的分工。欧美在IT产业的高端,而印度在低端。尽管目前印度占

6、有大量IT低端市场份额,由于缺乏继续向高端攻城略地的潜力,很难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如果要在这场竞争中获胜必须加大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显然,印度要缩小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中和欧美之间的差距绝非易事。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印度选择了美、日、欧洲作为对手,在竞争中很吃亏。从另一方面讲,印度IT产业就业人数是总劳动力的0.24%。即使印度在IT产业中就业人数翻一番,对于拥有10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对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组:第一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第二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第三,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和一些

7、东欧国家等。当前,中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中占有相当显著的比较优势,仍有扩展出口空间的余地。这也就是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对中国商品采取反倾销的原因。中国的竞争对手主要在第三组。双方各有所长,有得一拼。中国出口商品基本上和欧美各国不在同一个组别中。相对而言,竞争对手和中国差不多,使得中国还有可能拓展出口商品空间。三、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变化在中国经济改革初期,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食品、饮料、烟类、矿物原料等)占50%以上。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步上升,在2002年初级产品的比例下降为8.8%,而工业制成品上升为91.2%。在

8、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当中,在1980年,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