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

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

ID:12300688

大小:7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6

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如何做教师主要内容分五部分:一、摆正心态二、更新观念三、互动课堂四、提高素养五、建议结尾一、摆正心态    快乐是一种心态,对任何人都非常重要。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吧:有三个砌墙工人在砌墙,有人看到了,问其中一个工人,说:“你在做什么?”这个工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我在砌墙!”于是他转身问第二个人:“你在做什么呢?”第二个人说:“我在建一幢漂亮的大楼!”这个人又问第三个人,第三人嘴里哼着小调,欢快地说,“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姑且不看三个人未来的命运如何,单是看到第三个人工作的态度就非常令人钦佩。如果都像第一个人,愁苦地面对自己

2、的工作,我想再好的工作也不会有什么成效;而同样平凡的工作,一样的看似简单重复,枯燥乏味,有人却能以快乐的心情面对,在平凡中感知不平凡,在简单中构筑自己的梦想。在快乐中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平凡的工作,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身处的环境,我觉得对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优秀教师更应该具备一种乐在其中的工作态度,感觉不到做教师的乐趣,那就永远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去年某个部门有个统计,十大谎言。高居榜首的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对于我们每一个首先是一种职业,因为我们需要生存,需要养活自己及家人,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到个人的愿望和追求。因此

3、,我们首先是需要这份工作。应该说工作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幸福之源。也就是说我们工作无非就是为了生存和体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有了这份工作我们就必须珍惜。因为对一个人来说,工作就如同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如果我们连一份工作都没有,还谈什么理想、什么价值、什么人生追求?有了工作,我们才有了生存的基础,生活的来源,有了工作我们才能拂去空虚,热爱生活,拥有快乐。更何况现在的社会拥有一份像我们这样稳定的工作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既然工作是我们所必需的,那我们就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既然我们每天都要工作,那我们何不以一种快乐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工作呢?二、更新观念自2001年秋季我国

4、基础教育课改拉开序幕以来,已整整10个年头,我县是2003年秋季进入的,在座的大多没有赶上,所以认识上可能还是和我10年前上课时的想法是一样的。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根本动因,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课改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进程,肩负着“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重任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才能使课改落到实处。1、转变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课程”是什么?传统的教学论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此次课程改革,力求将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使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

5、课程”,即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各科新课程在内容选取、体例、编排、版面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呈现都作了较大的改变,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如:物理课中有“动手动脑学物理”、地理课中也有“学生活动”的环节、语文课中有“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且成为了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同时国家已明确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程管理也将由国家统管制逐步走向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分权决策制。这意味着教师将有权也有责任参与课程的管理与课程的开发工作,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

6、培养和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逐步由国家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神头镇的《东方朔》、郑家寨镇的《前进中的郑家寨》)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不必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因此,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一味地照本宣科,而应该大胆地质疑并有所创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和传授者,也有权自己选择教材、编写教材;教材应该是多样化的,它的功能定位也应由“控制”和“规范”逐渐转向“为教学服务”。2、转变教学观:新课改期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发生改革要求的转变,从而使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成效,但教师

7、在课改中以从观念到行为经常表现出矛盾状态:一方面教师对改革充满期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求变;另一方面教师对改革又心存畏惧,在实践中持观望态度,徘徊不前,出现穿新鞋走老路,买新衫穿旧裤的现象。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课程决定教学观,传统的教学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整堂课以传授知识,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学得被动,学得无奈。而今我们追求的是师生思想、情感交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就是把学习的活动定位于与书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

8、主动,学得活泼,而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