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有效尝试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有效尝试

ID:12417218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有效尝试_第1页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有效尝试_第2页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有效尝试_第3页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有效尝试_第4页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有效尝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有效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有效尝试——关于初中高效作文的尝试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老师怕改作文,改作文犹如“移山”,费时费力,效果却并不明显的现象,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花费时间多,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老师在训练时从文体、立意、谋篇到谴词造句面面俱到,且字数一般不得少于600字。大多数学生完成这样一篇作文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其次,由于一次作文花费的时间多,而语文课,现在一个周只有四个课时,又不能全上写作课,

2、两个课时的语文课,本来就够紧张的了,写作的次数很有限,每学期仅六至八次作文,训练重点又不突出,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难以提高。  写作教学改革的呼声是很高的,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可是,为什么十几年来我们竟没有走出这个困境呢?我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对于写作思维特性的研究还很不够,更没有拿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来。自从开展小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学校就开始在作文教学方面进行探索,略有成效。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教师要会利用教材,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写片段,学会搜集资料等。好

3、作文首先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生活感悟的结晶,言真意切,入情入理。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反对套话、空话、假话;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学生作文要写真情,“真情”是源于生活、发自内心深处的,它对作者来说是出于真诚的,能打动自己的,对读者来说是能受到感动的,并能引起心灵共鸣的。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学会观察。一个人每天都生活在人群中、自然中,每天都在参与各种各种各样的生活历练和锻造。可以说,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的生活感受、生活认识。无论是平淡无

4、奇的日常生活,还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风风雨雨,都会给人某种程度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都会给人各种各样的感悟体验和人生启示。无论学习也好,日常生活也好(包括交友、亲情、旅游、挫折、参与社会活动等),无不给人一种知识、经验和生活积淀。有所感就有所悟,有所悟就有所思。把生活给予的所感所悟所思有技巧地表达出来,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写作文了。我记得曾看过一个资料,就是福楼拜教莫泊桑学习观察的故事。我就借来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福楼拜说:“你的文章我看了两句就知道下面要讲什么,这样的文章我已经看过上千遍了,你写文章

5、应该看到别人所没看到的。”莫泊桑问:“那我怎样才能看到呢?”福楼拜说:“你去第九大街,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右拐,看看路口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当他来到路口,远远地看到一位老妇坐在地上,立即转头就走,回来告诉老师说:“是一个老太婆。”老师摇摇头说:“你看到的别人也能够看到,你再去瞧瞧。”他再一次来到路口,这次他走得更近了,回来后告诉老师说:“那个老太婆很脏,满脸灰尘,头发乱得像鸡窝。”福楼拜面露微笑说:“有进步,但你看到的别人还是可以看到,你应该用你的第三只眼睛去看,看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莫泊桑第

6、三次来到路口,这次看得非常认真,观察了一会,然后回来对老师说:“老师,我看到了,那个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随便拿了一块木头削了一块安在她的脸上的。”这回,他的老师高兴地说:“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好,可以得满分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呢?这时学生激情昂扬,纷纷积极发言:要学会观察生活,还得仔细观察;抓住事物或人物的特点来写;切入点要小,抓住一点写出特征……在上这堂课的时候,我只是利用了一个莫泊桑向福楼拜学习写作的小故事,创设了一个便于理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故事的过程中得到启

7、发。这次的作文,我让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学生习作中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文。在此摘录几个片段与大家共享:学生王春萍写《我的好朋友》:李欣同学的体形说的好听一点就是丰满,损一点那就是一个字:“肥”!根据遗传学理论,李欣是可怜的;根据后天形成的理论,那她就是……嘻嘻……;李欣的作文《孤独的老人》:“当我打开爷爷卧室那扇褐色的门时,已经是黄昏了。屋子里暖和而又散发着霉臭的空气扑面而来。爷爷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他静静地坐在安乐椅上,或许是椅子松了,一摇一摆地发出吱吱的声音。老人的脸颊有些塌陷,肤色暗黄,

8、岁月给他的眼角和额头画满了皱纹,饱经沧桑的爷爷此刻的目光浑浊而迟钝,头顶的头发已经谢光,只留下边上一圈稀疏的头发还是黑白相间的。他那曾是粗壮有力的大手,变得枯瘦,疤痕累累,夕阳的余辉从窗子里透进来,整个屋子都沉浸在一片暮霭中……”怎么样?学生观察得还不错吧?既然我们的语文课、作文课课时少,任务多,那我们只有一节课当两节课用,语文的阅读课我们同时还当成是作文课上。这样可以让学生一举数得。例如学习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文中对那位传奇英雄老头子刻画得栩栩如生,我在分析文章的同时指导学生学着运用细节刻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