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的研究

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的研究

ID:12502401

大小:7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的研究_第1页
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的研究_第2页
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的研究_第3页
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的研究_第4页
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的研究5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的研究前言:如今环境重金属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蚕豆根尖细胞在分裂期间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造成染色体畸变、微核等分裂异常现象,其变异率与污染物种类及浓度相关,因此可利用蚕豆根尖分裂细胞的微核率测知污染物的环境毒理效应。蚕豆(Viciafaba)是一种理想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材料。蚕豆的染色体大,数量少(2n=12),根尖中含有较多的分裂相细胞,非常适合显微观察,而且蚕豆根尖细胞周期中的大部分时间对诱变剂敏感,便于遗传毒性检测实验。本实验利用

2、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诱变的影响,从而从细胞的水平上来研究重金属的毒害机理,为进一步评价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概述如今环境重金属污染已引起广泛关注。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及重金属对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已有较多报道,而其对染色体行为的影响少见报道。蚕豆根尖细胞在分裂期间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造成染色体畸变、微核等分裂异常现象,其变异率与污染物种类及浓度相关,因此可利用蚕豆根尖分裂细胞的微核率测知污染物的环境毒理效应。随着微核形成机制的阐明以及检测手段和实验技

3、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在重金应用。本实验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诱变的影响,从而从细胞的水平上来研究重金属的毒害机理,为进一步评价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材料和方法2.1实验材料A.实验材料:蚕豆种子B.实验器材[1]光学显微镜[2]试管(10ml)×2[3]蚕豆发芽盒[4]其它:镊子、手术刀、载玻片、盖玻片、滤纸等。C.试剂[1]硫酸铜溶液:1g/L、5g/L、10g/L[2]卡诺氏固定液:将乙醇和冰醋酸以3:1(V/V)混和配制;[3]水解分

4、离液:盐酸与95%酒精1:1混合;[4]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母液:将3.0g碱性品红溶解在100ml70%乙醇中,以1:9的比例将其与5%苯酚溶液混和,即得到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母液。[5]苯酚品红染液:将45ml母液,6ml冰醋酸,6ml37%甲醛混合均匀。[6]改良苯酚品红染液:20ml苯酚品红染液加入180ml45%乙酸和3.6g山梨醇,静置两周后使用。52.2实验方法2.2.1蚕豆种子的浸种与催芽浸种准备好的蚕豆种子,按需要量放入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置于25摄氏度的温箱中预热。如室温超过25度,即

5、可在室温下进行浸种催芽(约24小时)。催芽待种子吸胀后,用纱布松松包裹置解剖盘或烧杯中,保持湿度,在25摄氏度的温箱中催芽12h-24h,待种子出生根露出2mm-3mm时,选取发芽良好的种子,放入铺有薄薄一层的湿脱脂棉的解剖盘中,仍置于25摄氏度温箱中继续催芽,注意保持湿度。再经过36h-48h,种子大部分初生根长至1.5—3.0cm,根尖发育良好,这时就可用于监测水样或检测药物溶液诱变效应。2.2.2染毒与修复培养每组选择6-8粒发芽良好的蚕豆种子,用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1g/L、5g

6、/L、10g/L)染毒处理6小时后(使根尖完全浸入处理水样中,)取出后用蒸馏水冲洗(3次,每次2-3分钟),并移至蒸馏水中修复培养22—26小时(蒸馏水浸住根尖)。2.2.3材料固定借助于物理方法或化学药剂的作用,迅速透入组织和细胞将之杀死,并且使其结构和内含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核物质与细胞器等,在形态结构上尽可能保持生活时的完整和真实状态,同时更易于染色,可以较清楚的显现细胞在生活时不易看清的结构。吸取约5ml卡诺氏固定液于10ml试管中,用刀片或小剪刀切取经过处理的长约0.5-1.0c

7、m的幼根,放入试管内,用试管塞盖紧,室温下固定20-24h,固定液的用量为材料体积的15倍以上。2.2.4水解分离水解分离的作用是去除细胞内未固定的蛋白质,同时使胞间层的果胶类物质解体,细胞分散而易于观察。用镊子取固定好的蚕豆根尖,放在试管内,加水解分离液2ml,室温下处理8-20min,倒去水解分离液,再加入固定液2ml,软化5min,软化对细胞壁起腐蚀作用。然后倒去固定液,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使材料呈白色微透明,以镊子柄轻压能压碎为佳。2.2.5染色和压片切取蚕豆根尖分生组织放在载玻片上纵横切成几

8、段,放在载玻片上,以十字压片法覆以载玻片,用镊子柄或铅笔头轻敲几下,再用拇指用力下压使细胞充分分散,注意不要移动玻片,然后分开两玻片,各滴上1-2滴染液,染色20-30min后加上盖玻片,注意不要产生气泡,最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52.2.6镜检在40×10倍镜显微镜下,凡小于主核1/4以下的,同主核有相同染色效果的,圆形、椭圆形或其他类似的形状的染色物质都可以算作微核。3结果与讨论3.1在显微镜下,1g/LCuSO4溶液下可以观察到微核,而5g/L和10g/L的CuSO4溶液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