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ID:1252602

大小:6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09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校:科目:语文班级:教师:养花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的重点词语。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相关知识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

2、《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养花》一文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又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全文共7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预习自测1、解决字词。①字(注音并组词):倾( ) 置() 循()既(   )秉() 赠( ) 昙(   ) 即( 

3、 )②词(解释词语):置之不理—秉烛夜游—我要积累的好词:我不懂的词:2、再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和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①我能理清课文段落: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②再读课文我知道本文的中心句是。这句话是从()、()、()三方面说养花的乐趣。③我的读书感悟④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将不理解的地方在书上做好标记。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探究点二:老舍先生怎样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找出重点段落,划出关键词句,细心品读。)-9-学校:科目:语文班级:教

4、师:归纳总结:                 探究点二:如何理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国,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句话?(朗读全文,细心品味、找出相关语句)归纳总结当堂检测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就到院子里去看看,这棵,那盆,然后再。如此循环,让和得到适当,有益胜于。要是赶上,就得全家动员,,十分。几百盆花,都要,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就又一次、。可是,这多少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如此循环”是批,这样“如此循环”的好处是。最

5、后两句有两个“这”。第一个“这”指;第二个“这”指的是。1、用~~~~划出反问句,并改为陈述句。()2、这里两次写了“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并说“这多少有意思呀!”这是为什么?表达老舍什么感情?训练案1、独立作业。只要昙花开放,就。只要肯化力气,花就。只要朋友们高兴,就是也。我工作时,不是就是,使。夏天大雨倾盆,不是,就是。2、按意思写出词语,并选3个说一段话。①把它放在一边不管。(  )②自然地生长、灭亡。(  )③举着灯烛在夜间游玩欣赏。(  )④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3、弹性作文,任选一题练习:

6、(1)XX也爱养花(2)《养花》读后感(3)流汗流泪也有味谚语积累真理从辩论中来,幸福从劳动中来。名言警句才花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老舍-9-学校:科目:语文班级:教师:《古诗二首》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3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7、,领会诗歌的意教材助读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四时之景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劳动的艰辛、生活的困苦。其中诗题中的“兴”

8、即有感而发,随事吟咏所做的诗。【预习要求】:1、以你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注意诗句的停顿并对诗中重点字词进行勾画批注并熟记。查找跟诗有关的资料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3、将预习中不能完成的问题标出来,归类到我的疑问中。预习自测1、初读古诗,我能解决字词。①注音并组词,我能行。昼()傍()稀()供()惟()蛱()篱()耘()②词语理解,我最棒。昼:耘田:绩麻:未解:供:耕织: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