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46个疑难问题解答

小学数学46个疑难问题解答

ID:12544146

大小:8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17

小学数学46个疑难问题解答_第1页
小学数学46个疑难问题解答_第2页
小学数学46个疑难问题解答_第3页
小学数学46个疑难问题解答_第4页
小学数学46个疑难问题解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46个疑难问题解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疑难问题解答1、如何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答:《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主要是结合集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感受和理解克、千克和吨的实际生活中应用。教学活动以学生操作为主,我们给您提供一个教学案例(选自桑拓中心校周敏老师的说课稿)以供参考,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提供点滴思路:教材分析:“克、千克、吨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只是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脚踩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脚踩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

2、动进行感知,尤其后总是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本段元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认识吨、综合与实践小调查。学生分析:本段元进行的常用质量单位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对三个质量单位具有简单了解和自身具有初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的只是点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注意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那就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儿童的任职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可以指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3、: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和吨,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把学习内容与丰富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诶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形成了德育、智育、只是与能力的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点:从学生的年龄、只是掌握和教材的编排特点,建议吧本科教学重点定位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本课的教

4、学难点是争取的估算物体质量的能力;关键在于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和比较克、千克、吨这三个质量单位。教具、学具准备:为了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句课堂设计的需呀,教师需要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铅球一个,天平若干,六袋需要测量的物品。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新版一角硬币、一袋盐,约重10克、100克的物品。教法、学法本课是质量单位的教学,质量单位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的紧密,加之《新课标》强调:杳然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就创设了“卖水果”的一个情景,是学生感受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启发学生的学习

5、欲望。教法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建议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用启发方式引导法来唤起学生在生活感受到的质量观念、用讲解法介绍各种不同的称、用演示法展示田坪和台秤的用法、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任职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法、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等学法来完成教学。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是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教学过程整体设计新课程理念之处,学

6、校教育中要确定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容下的学习氛围,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建议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准备氛围四个环节:1、情景激趣,谈话导入,2、操作体验,套就新知,3、实际应用,加深理解,4、全课总结,课外实践局部设计:建议分层设计教学过程情景激趣,谈话导入。建议首先课件才横线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购买水果,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作单位”,一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接着告诉学生“克与千克”是国

7、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用字母g,千克用字母kg表示,并初次让学生看自己所带物品的质量多少,告诉同桌,是学生从小了解一些必要的常识。然后让学生提出最想了解克和千克的哪些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顺利过渡到第二个环节。操作体验,探究新知。这个环节分四层进行教学。第一层:探究1克先让学生掂一掂一角硬币,感受一克的质量,之后了解天平的结构域实用方法。在此基础上出示几种物品:圆珠笔芯、三角板、药片、小铁定、小刀、乒乓球等,让他们把这几种物品分别手中感受一下,再猜一猜哪种无凭的质量大约是一克。接着小组用天平称一称自

8、己刚才所说的物品的质量,这些比较轻的物品就用克做他们的质量单位。这样通过掂、比、猜、称、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一克,增加学生生对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克的观念。第二层:感受10克、100克,通过两个问题“10个一克是多少与一百个一克是多少,引出时刻,一百克,小组轮流掂一掂准备的相关物品,说出感受。这一层是过渡环节,设计了掂、说,为学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做铺垫。第三层:领悟一千克,以十个一百克是多少引入一千克,介绍一千克与一千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