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

ID:12552295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7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_第1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_第2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_第3页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科学课堂导入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是小学科学教师在一项新的科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开头,课题的引入。它是小学科学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科学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间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科学课的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形成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氛围之中,形成定向导入。成功的导入除了能引起注意、激发动机,还具有启迪思维、组织教学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怎样做到成功导入呢?下面介绍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六•五•三”策略,其中,“六”代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六字要诀”、“五

2、”代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五字忌讳”、“三”代表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三大形式”。 一、小学科学课堂导入“六诀” 万事开头难,一堂科学课的开头也不例外。但只要努力钻研,方法总会找到的。其中的要诀是六个字——简、精、新、悬、巧、准。 1.简  “简”即简洁明快,就是导入的语言要做到简洁、明白、易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欲望。 2.精  “精”即精彩凝练,就是导入要做到内容精炼,讲解精彩,抓住关键,画龙点睛,不能拖泥带水。 3.新  “新”即新颖别致,就是导入要有新意,形式新颖,能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不能千篇一律。 4.悬  “悬”即奇妙悬乎,就是导入要给学生留下一点奇妙、奇怪的悬念

3、,以紧扣学生心弦、吸引他们刨根问底,弄懂奇怪的原因。 5.巧  “巧”即精心巧妙,就是导入要精心设计,巧妙布局,让学生掉入知识陷阱、进入“愤悱”境地。 6.准  “准”即准确恰当,就是导入的知识点要找准确,要“导”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恰当设定知识的坡度(最好先在一个水平面上),以便学生由旧知向新知迁移,实现自然过渡。 二、小学科学课堂导入“五忌”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的设计和运用,要结合科学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主、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导入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甚至令人啼笑皆非。因此,在设计和运用导语时,应注意一些问题,其中的忌讳可以表达为五个字——长、平、单、

4、强、俗。 1.长  “长”即长篇累牍。导入仅仅是一堂课的引子,不是教学内容的讲述,切忌长篇累牍、漫无边际,占用过长的课堂时间。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课后5分钟至15分钟是一堂课的最佳时域,应留给课的中心,否则喧宾夺主。 一般导入以2~5分钟左右为宜。 2.平  “平”即平淡无奇。作为导语,应力求新颖别致、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切忌平淡、刻板、平铺直叙,否则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3.单  “单”即单打独奏。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导入时,教师要设法充分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师生的情感在上课之始就得以交融,千万不能只顾自己在台上单打独奏、唾沫横飞而不顾学生

5、的反应。 4.强  “强”即牵强附会。导语的宗旨是为了导入新课,提高教学效果,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自然,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堂教学内容,不能为导语而导语,更不能在导语中信口开河,胡编乱造,愚弄学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5.俗  “俗”即平庸鄙俗。导语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其思想性,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不能为了吸引和挑逗学生,专门去猎奇,或者收集一些庸俗的东西来迎合一小部分学生的好奇心理。 三、小学科学课堂导入“三类” 小学科学课堂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科学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科学课题有不同的导入方式,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三大类:声讯导入、直观导入和活动导入。 1.声讯导入 声

6、讯导入是指以语言文字,声音讯号为载体而导入新课的方法。它主要包括如下9种形式: (1)直接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开宗明义,直奔主题,讲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从而引起学生注意。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就可以这样导入:老师写两个字,不知同学们认识不(教师迅速在黑板上写上“声音”二字)?你们研究过“声音”吗(学生读出来后接着问)?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首先要请你们描述一下曾经听到过的声音,然后我们一起来制造声音,看看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导入方法,但由于这种导入方法比较呆板、趣味性不够,不适合低年级学生。 (2)提问导入 通过精

7、心设计的提问引入课题,可以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要求所提出的问题富有启发性,能发人深思,但又不能让学生觉得高可攀。如《动物与天敌的自然平衡》一课就可以这样导入:许多年前,在美国西南部的山里有很多鹿,它们的数量一直变化不大,山里还有狼。从城镇来的某些人曾目睹狼群咬死了鹿群里的两只小鹿,非常震惊,结果发动了一场灭狼运动。使人们惊奇的是,在灭狼以后的几年里,鹿的数量反而明显地减少了。既然狼是鹿的天敌,为什么会发生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