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特罗波维奇诠释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罗斯特罗波维奇诠释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ID:12856402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罗斯特罗波维奇诠释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_第1页
罗斯特罗波维奇诠释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_第2页
罗斯特罗波维奇诠释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_第3页
罗斯特罗波维奇诠释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_第4页
资源描述:

《罗斯特罗波维奇诠释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罗斯特罗波维奇诠释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罗斯特罗波维奇诠释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俄罗斯着名音乐家穆斯基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192X327—2007_427)逝世两周年纪念罗斯特罗波维奇诠释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文l张志羽《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巴赫留给后人的一部伟大的杰作,但它险些被历史的尘埃埋没.万幸的是,在这部作品遗失150年后的1889年,年仅14岁的卡萨尔斯偶然在一家旧书店里发现了它,并尽毕生之力潜心研究不辍,将其流传后世.卡萨尔斯也因此成为了后人景仰的”大提琴之父”.卡萨尔斯偶得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一部庞大的作品,每一首都由前

2、奏曲与6首古舞曲组成.这份素面朝天的乐谱,是由巴赫的第二任妻子安娜手抄完成的,谱面上没有任何速度表情以及演奏提示的记号.因此,使这些沉默的音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就成了卡萨尔斯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卡萨尔斯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拒绝将这部作品出版问世,是因为他每天演奏都能体会出新的涵义,而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演奏技法.自卡萨尔斯之后,几乎每一位大提琴演奏家都秉承了这种意志,尽毕生之力对这部作品做出自己的诠释.正像一位评论家所说的:”有多少大提琴家就有多少巴赫的《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足见这部作品内涵的深奥与丰富.现今,我们能听到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演奏版本不乏卡萨尔斯,

3、罗斯特罗波维奇,托特里埃,马友友,杜普蕾,梅斯基,王健等人的版本.而聆听之后,你会发现,这部作品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位演奏者,又由于它深刻的内涵而使每个演奏版本各有千秋,比如卡萨尔斯浓郁的怀旧韵味,托特里埃富于浪漫色彩的优美演绎,马友友激情灵动的舞蹈性,王健那种坚如磐石的均衡感,令人称奇的是,每个演奏者都会从不同的侧面揭示这部作品多姿多彩的音乐形象.那么,罗斯特罗支维奇演奏诠释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是琴组曲》,与众不同之处又在哪里呢?当罗斯特罗波维奇谈到诠释这首作的感受时说,他15岁开始学习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几十年后才是了第2首和第5首,63岁时才录完了全6首

4、.这是因为这部作品里有着太深的内涵.后来的他到欧洲旅行,有幸]L到了历史上最着名的大提琴大师卡尔斯,并亲耳聆听了他对巴赫《6首无#奏大提琴组曲》的诠释.从那时起他月白了一个道理,对于这部作品,靠单电的模仿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要对作品々本质和灵魂有所感悟.他认为这部作品表现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了解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在罗斯特罗波维奇看来,这6首乐曲就像是一个人对人生的思考,第一首运用明亮的大调式,像是表现一个人的青年时代:第二首转入小调,具有感伤与内省的意味;然后调性逐步推进,在各组曲中展开;最后到第6首转入了阳光普照的大调式,好像具有交响曲一样的气势.不言而喻,罗斯特罗波维奇

5、演奏诠释的巴赫《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突出特点表现在,通过对作品调式结构的阐释,表现出喜悦,哀愁,光明,暗淡等等人类共通的情感与色彩.仔细聆听之后你会发现,罗斯特罗波维奇的演奏雍容大气,不在细枝末节的精雕细琢,而在于作品的总体的调式与情感色彩的变化的掌握.不随意的改变节奏或添加重音,而在于把握调性发展大的层次与变化,每一个乐句,每一次旋律线的升降起伏,高低强弱都在一种充满逻辑与思辨的结构中有序地进行,在整个演奏中见不到丝毫的生硬造作和肆意妄为.尽管激情洋溢,但演奏者始终带着无限的敬畏之情,似乎是兴致盎然地带领听者游历了一座庄重,对称,又遍布精致纹饰的辉煌殿堂.嘲罗斯特罗波

6、维奇的三张精彩DVDeI吴非罗斯特罗波维奇不仅录制过很多D,而且也为世人留下不少精彩的演出况DVD.其中三张由环球唱片公司出版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D大调提琴协奏曲》;舒曼~A/J调大提琴协曲》,布洛赫《希伯莱狂想曲》和理查.互特劳斯的《唐吉诃德》就是他留给世非常宝贵的音乐遗产.海顿《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罗斯特罗波维奇演奏大提琴并指挥圣马丁室内乐团协奏DVD编号:UCBP1010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一生创作有大量的音乐作品,以交响曲和四重奏最为着名.虽然海顿也写作了不少的协奏曲,但除了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仍是现在音乐会的热门曲目之外,其为小提琴

7、和钢琴所创作的协奏曲却已经很少被人演奏了.海顿曾经为大提琴创作过三首协奏曲,两首D大调,一首C大调.但由于其中一首作于1772年的D大调协奏曲规模太小,音乐上也缺乏意趣,因此很快便被人们所遗忘.因此现在一说起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多是1783年创作的D大调;~131765年创作的C大调.这首《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以前一直被误认为不是海顿的作品,而是海顿所供职的艾斯特哈奇宫廷乐队中的大提琴乐师克拉夫特所作.直到了1954年,在维也纳发现了这首协奏曲海顿的亲笔手稿之后,真相才大白于天下.与《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一样,《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