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

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

ID:12880357

大小:3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9

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_第1页
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_第2页
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_第3页
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_第4页
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第2l卷第2期济南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JouRNALOFUNIVERSITYOFJINAN(SocialScienceEdition)V0J.2lNo.22Ol1夏目

2、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李素(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22)摘要l”明治精神”一词出现在夏目漱石的名着《心》中,由于在作品中的特殊地位,颇受争议.”明治精神”是夏目漱石毕其一生所直面和试图解决的课题.《心》中的”明治精神”,指日本在实现近代化过程中”‘自我本位”的迷失和孤独,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东西方文化激烈冲突面前所呈现的一种精神状态;”明治精神”直接导致了《心》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并最终使夏目漱石完成了对”自我本位”思想的重塑.关键词:明治精神;近代化;自我本位中圈分类号:1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3842(2011)02—0030—04《心》是夏

3、目漱石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心理小说.出现在小说中的”明治精神”是麦目漱石自创的词语,也是该部作品的关键词.夏目漱石用“明治精神”对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高度概括.”明治精神”也是夏目漱石毕其一生所探讨和试图解决的课题.作为日本明治时代的同龄人,夏目漱石亲身经历了明治时代近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可以说”明治精神”深刻揭示了处于社会大变革中的日本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充分反映出夏目漱石对日本明治时期所出现的个人主义与传统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的反思.但从文本研究来看,对”明治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却出现了很大的争议.本文将立足于小说文本解读,对“明治精神”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剖析,以期加深对夏目漱石文学思想

4、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一,”明治精神”的内容:”自我本位”的迷失和孤独毋庸置疑,在心理描写上,夏目漱石通过《心》这部小说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在该小说的结尾,当谈到明治天皇驾崩时,却突然冒出一句看似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不料…….当时我觉30得,明治精神始于明治天皇终于明治天皇.受明治天皇影响的我辈再活下去毕竟也已落伍了——这一感觉剧烈地撞击着我的胸口.我向妻子明确地这样说了,妻笑而不睬.不知想起什么,妻向我开玩笑道:那么殉死好了!”[1](P167)此处的”明治精神”是整部作品中相对浓墨重彩的一处,且紧接着,”先生”对妻子的玩笑给与了回应:假如自己殉死,就殉死明治精神.对此,作为质疑的代表性

5、观点认为这样”匆匆”结尾过于草率.如荒正人认为:赎罪和殉死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行为,两者毫无关系](n∞;松元宽更是断定:小说过分强调了明治天皇驾崩和乃木大将殉死事件带来的震撼,从而掩盖了”先生”自杀的直接动机.[2J(p183)的确,由于”明治精神”出现在小说中的最后一章,且作为夏目漱石的独创词汇又无任何解释,要解释”先生”的自杀与”明治精神”之间的关系有相当大的难度,但这种论断显然有失客观.要正确理解这一点,首先必须搞清楚”明治精神”的实质.日本文学评论家桶谷秀昭认为:“明治精神”不仅仅指的是”充满自由,独立,自我收稿日期:2010—09—10作者简介:李素(1975一),女,山东巨

6、野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现代”,作为失去自我本位思想的代价,更是一种不得不忍受寂寞的孤独.l3J(P73)这种观点恰恰照应了本篇小说”先生”的一席话:”……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的现代的我们,作为代价恐怕人人都必须品尝这种寂寞.”…(上叶四’尽管在上下文上有很大的跨度,还是从该部小说的上篇找到了这种解释,而孤独,寂寞的心情则充斥在作为小说的核心部分的遗书中——《心》中的”先生”就是抱着这种矛盾的”明治精神”,孤独地生活在明治社会,并随着明治时代的终结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正如王耀辉指出的”虽然小说并不一定要有详细的背景展示,但却一定不能没有背景展示”_(H,撇开作者

7、创作的自身背景不谈,仅仅一句”生活在充满自由,独立,自我的现代的我们”就已经点明了小说的广阔背景,何况还有明治天皇驾崩这一鲜明的时代事件.众所周知,明治社会以前的日本面临着以英法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列强瓜分世界,染指东方的严峻的国际形势,更加上美国军舰来日的”黑船事件”,给日本人带来极大的忧患意识.因此日本的整个明治时代就是以”文明开化”,”富国强兵”等口号大力推进日本近代化进程的时代.而这种”开化”正如夏目漱石在《近代日本的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