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ID:12950652

大小: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9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_第1页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_第2页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_第3页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涉江采芙蓉》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浅层次了解《古诗十九首》2.学会朗读五言诗,运用想象和联想能力描摹诗歌画面; 3.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理解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教学难点】     多角度解读诗歌 【学法指导】吟诵 、字句赏析、对比阅读 【教学想法】初步培养高中生应该具备的阅读鉴赏诗词的能力。  预习积累有关文学常识:1、  萧统    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世称“昭明太子”。 2 、《文

2、选》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3、《古诗十九首》   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刘勰在《文心雕龙》赞誉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赞它“一字千金”。 4、五言诗    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3、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一、 导语,引入课题关于芙蓉: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正音遗()谁还()顾2、五言诗的节奏划分有几种:。本文根据内容可划分为:。-4-为课文划分节奏:《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采摘芙蓉的目的是——4、采摘的芙蓉生长在什么地方?为何是“兰泽”而非“沼泽”有何艺术作用?5、试着复述诗文。6、在全诗中,哪句是直抒胸臆?这两句抒发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三、

4、关于《古诗十九首》1、《涉江采芙蓉》选自。2、《古诗十九首》有诗歌十九首,选自(朝代、谁)编辑的(书名)之二十九卷——《杂诗》。四、再读课文,结合提示,分小组讨论,说说本诗的艺术特色。提示一:本诗选择哪些事物来传情。提示二:本诗本诗由叙事到抒情是如何转化的。提示三:本诗写的景是怎样的景,抒的情是怎样的情。提示四: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文学的语言描述一下画面“还顾望旧乡,所思在远道”并试品析。其他……-4-四、个性理解诗歌。试讨论诗中的抒情主人翁的性别,为什么?A、男主人翁B、女主人翁五、对比阅读。试鉴赏《庭中有奇树》与《涉

5、江采芙蓉》写作手法上的异同。《庭中有奇树》之九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涉江采芙蓉》之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异:同:课后补充《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二《青青河畔草》-4-青

6、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之十《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十九《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课后评价:-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