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导学案.docx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docx

ID:54945709

大小:15.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4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docx_第1页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docx_第2页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docx_第3页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yw-G1-B2(语文-高一-必修2-第二单元-第七课)《涉江采芙蓉》导学案编写人:敖杰审核人:高一备课组编写时间:2016.11.30班级: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组名: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目标重难点】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学法指导】诗歌吟诵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课时】1课时一、知识链接1、文学常识介绍《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作品。原非一

2、时一人所作,梁代萧统因各篇风格相近,把它们合在一起,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它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内容上大多表现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与人生苦短,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和及时行乐等思想,充满感伤低沉的情调。艺术上将抒情,议论,叙事,写景融为一体,达到高度的自然和谐。刘勰推崇它为“五言诗之冠冕”。钟嵘《诗品》称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2、背景介绍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篡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中下层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沉重的乡愁。因此,《古诗十九首》中有

3、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游子思乡的痛苦。《涉江采芙蓉》就是反映这一内容的作品,感情真挚,语言清新。3、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链接故事:萧统为后人所敬佩的原因,一是因为他身居太子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却勤政爱民,政绩突出,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二是因为他不但外貌出众、风流倜傥,而且还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所主编的《文选》,对后世影响较大,是后人研究魏晋的重要资料,是个难得的全才“官

4、二代”。 他为后人所铭记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的男主角。有同学能背诵王维的《红豆》对吧。 红豆——<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传说有一次他去江阴顾山,一为躲避宫廷的斗争,二为安心编著《文选》。一日,太子下山来到当时的集市古塘视察民情。偶见一个长相十分秀丽的尼姑,法号叫慧如。二人便谈起了佛家的经义。太子见慧如才思敏慧,顿生爱慕之情,便跟踪到了草庵。二人又就佛家经义深谈而不舍。从此以后,萧统便多次去草庵找慧如。但可惜,两人身份太过悬殊,一个是皇太子,一个是出家人,根本没有可能结成连理。后来《文选》编著完成,

5、萧统受皇帝的诏命回宫。可是慧如却因此相思成疾,忧郁而亡。当萧统听说之后,日夜兼程的赶来,面对的只有一抔黄土。他含泪地种下了一颗红豆,并把慧如住过的草庵题名为“红豆庵”,以为纪念。萧统回去之后过了几个月,便也病死了。后来,他种下的这颗红豆长成了树,红豆树因此被称为“相思树”。萧统与慧如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所以,后人便常常用红豆代表相思。当然,红豆代表相思的原因这只是其中一个说法,以后有时间再为同学们讲述其他的几个故事。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点,古人爱用花草等植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在本诗中也得到了体现。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是

6、()2给加点字注音芙蓉(         )采之欲遗()谁3.同心:古义()今义()二、诗歌鉴赏品味(一)学习吟咏诗歌1、播放录音,学生聆听,感受诗歌意蕴和感情。2、学生集体朗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然后个别同学展示朗诵。(二)鉴赏诗歌采花折柳,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既传达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又寄托了对亲朋好友的祝福。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诗歌一、二句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艺术作用?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借试图采摘芙蓉来表达感情,其目的是什么?  4、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

7、的表达作用?     5、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6、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7、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三)合作探究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归纳小结】对于古文的思想感情可用三种方法:  1、通过诵读,直接品味本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3、寻找文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

8、情感的语句。 【当堂检测】1.《涉江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