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激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doc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激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doc

ID:12979764

大小: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0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激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doc_第1页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激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doc_第2页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激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doc_第3页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激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doc_第4页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激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 激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激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晏恒尹枚(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520)国企改革是中国长达30多年的经济改革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从放权让利,扩大国企经营自主权,到国企进行出售或股份制改造,再到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国企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这三十几年的国企改革取得了相当成效,就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8月,我国国有企业净资产总额高达30.8万亿(金融行业除外),并给国家创造了大量税收,彻底改变原来依靠国家补贴救助的状况,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

2、企大企业集团。但在近十年余的发展过程中国企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越发突出:垄断经营、政企不分、管理腐败、效率低下、社会责任感不强等;特别是由于市场机会的不均等,国企的发展挤压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国进民退”现象显现。制度性问题严重阻碍国企的发展,也阻碍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十八大召开以来,要求进行新一轮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明了国企改革的方向,其中的重头戏就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厘清混合所有制的性质,正视国企改革中已出现和可

3、能出现的问题,构建起混合所有制的支撑体系,才能深化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造,实现“国民共进”,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混合所有制是不同性质的资本相容而形成的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混合所有制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我们通过了解混合所有制的定义、国企混合所有制类型以及股份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它的认识。(一)混合所有制界定9关于混合所有制的定义,很多国内学者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我对南开大学朱光华教授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新定位、新亮点》中对混合所有制的提法较为认同,他从宏观和微观

4、两个层面来理解:混合所有制在宏观层面上指的是多种社会所有制的并存,而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就是混合所有制;在微观层面上指的是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即企业包含不同的所有制成分,企业资本属于不同所有制主体。国企改革中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就是基于微观的角度,对国企的产权进行变革,将非公有制成分的资本引入到国企中去,让国企不再是单一的公有制成分,而是包含外国资本、私营资本等非公有制成分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二)国企混合所有制类型及性质国企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不仅仅是将不同所有制成分的资本简单相容,还包

5、括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协作而形成的新的生产关系。国企的混合所有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国企吸收国外资本形成的中外合资企业的形式;(2)国企吸收私营企业资本形成的企业;(3)国企吸收个体资本形成的企业;(4)国企吸收几种不同非公有制资本形成的企业。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是产权制度改革,也是国企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改革后的企业将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成为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三)股份制是实现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的最好工具股份制是现代企业一种有效的

6、资本组织形式。国企改革中的混合所有制形式,需要将非公有制资本引入到国企中去,即将不同所有制成分的资本在国企中组织起来,股份制就是当前最好的工具,它能将公有制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相容,并建立起与之适应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独立经营,走上现代管理经营的道路,国资也可以通过管理“股权资本”的形式,使国有资本保质增效。总之,混合所有制既是一种社会经济成分,又是一种企业资本组织形式。它是股份制的一种形式,既包括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行为,是适应我国现阶段所

7、有制结构、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特殊形态的股份制。二、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现实意义9在我国国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形式已经实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可说是“喜忧参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也产生过许多问题。中共中央这次会议再次提出允许更多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企业员工持股,具有极大的实现意义。(一)有助于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优势互补和需求互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有优势和劣势。国有企业资本雄厚、资源充足、人才济济、技术先进,但管理僵化、创新力不足;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创新力强、效率

8、高,预算约束强,但资金资源欠缺、技术较落后。国企和民企资本有机结合,可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发挥出组合正效益。国有经济所分布的主要是我国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国民经济命脉产业涉及人民生产生活保障的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大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纯依靠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自我积累来支撑这种扩张需求,或者依靠一定的财政支持或政策性融资来支撑是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的。在财政进一步向公共职能转变,以及强调国有经济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