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说课稿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说课稿

ID:12983166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0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说课稿_第1页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说课稿_第2页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各位老师好!我是XX号,我说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建筑》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教法运用、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教材分析:      宗教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它也是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人类的历史上宗教曾占据重要地位,本节教材围绕世界三大宗教先后产生的顺序,对它们的建筑特征加以总结归纳。在增加学生认知宗教建筑层面的同时,教材还把对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感受层面加以影响。综上因素我确定了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并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对待宗教艺术。             

2、   2、让学生对宗教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                 3、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教学重点:1、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着重了解建筑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的,同时理解三大宗教建筑的特征。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宗教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难点:解决对宗教的认识,了解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准备:根据本科特征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包括三大宗教建筑的图片,哥特式建筑飞券示意图等。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状况,我主要采取“激发启发──引导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

3、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运用视频、图片欣赏,实物观察和触摸,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学生,组织讨论,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并巧妙导出本科课题。教学过程问题导入: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宗教吗?你见过那些著名的宗教建筑?多媒体切入:世界三大宗教建筑: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讨论关于宗教建筑相关知识,出示图片  佛教建筑《桑奇

4、大塔》(印度)  《婆罗浮屠》(印尼)----世界现存最大的佛塔让学生自由欣赏,教师从建筑形制、建筑规模、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去理解。出示图片 基督教建筑(它集欧洲中世纪美术之大成)总体上呈现以下三种风格,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  《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比萨教堂建筑群》(意大利)、《巴黎圣母院》 (法国)《夏特尔教堂》(法国)《米兰主教堂》(法国)《科隆教堂》 (德国)总结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征,肋架结构,飞券结构的示意课本上有个简单得构图可以让学生仔细看一看。 出示图片: 伊斯兰奥教建筑  代表作品《奥马尔清真寺》 (耶路撒冷) 《科尔多瓦大清真寺》 (西班牙)《泰姬。玛哈尔陵》 

5、(印度)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渠道:建筑风格、建筑结构、文化内涵等。小结:伊斯兰教教义要求和大致相似的自然条件(干旱和炎热)等因素所以它的形制有一定的共性,就是拱券形式多种多样,层顶多采用洋葱头式的穹顶。建筑装饰多以几何纹样或者阿拉伯文字装饰为主。课堂小结  我将采用问题的形式,提问两三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三大佛教建筑各自的特征。拓展练习我会让大家在课后每人写200字左右的欣赏心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