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恢复的认识.doc

运动性疲劳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恢复的认识.doc

ID:13045363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0

运动性疲劳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恢复的认识.doc_第1页
运动性疲劳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恢复的认识.doc_第2页
运动性疲劳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恢复的认识.doc_第3页
运动性疲劳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恢复的认识.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运动性疲劳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恢复的认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运动性疲劳生化指标的变化与恢复的认识  【摘要】按照现代竞技运动的要求,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运动员的机体功能都是在临界状态下进行的,如果长时间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违反了训练的原则,机体将产生疲劳甚至过度疲劳,轻者影响训练效果,重者将给机体带来严重的损害。所以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是当代竞技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运动性疲劳生化指标的变化和系统恢复作一阐述。目的在于把训练和其后的恢复过程统一起来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加速运动性疲劳的恢复速度,提高有机体的运动能力,从而改变训练方式与方法,更有效的提高训练成绩。  【关键词】运动性疲

2、劳血乳酸尿素系统恢复    1运动性疲劳评定的单项生化指标及机理  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量大,能量消耗大,容易疲劳。当机体出现疲劳时,在生物化学上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实际上人在进行剧烈体育运动时,在疲劳的感觉出现之前机体已经发生了各种生化变化,正是由于这些生物化学的变化才导致了疲劳感觉的发生。根据物质及能量代谢的机理,可将这些生化指标分为三类:(1)能量物质的储存及动员情况,如肌糖原、肝糖原、血糖、血液游离脂肪酸和肌肉中的磷酸肌酸等;(2)运动时代谢调节的指标,如酶、激素、维生素等;(3)运动时物质代谢的产物,如肌肉或血液中

3、的乳酸、氢离子浓度、丙酮酸、血尿素、尿蛋白、尿胆原等。下面就以材料容易获取的血乳酸、血尿素的变化来单项评价疲劳的情况。  1.1血乳酸在运动中的变化  糖酵解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代谢方式。在肌肉收缩初始和剧烈收缩时,因氧供应有限,糖酵解速率加强,由于氧供应不足,糖酵解的终产物乳酸也大量增加,乳酸的增加使肌肉中H+浓度上升,PH值下降,进而引起一系列生化变化,是导致疲劳的重要原因。而疲劳的程度取决于乳酸在肌肉中的堆积量。但在随着乳酸的不断堆积、肌肉活动过程的进行,乳酸的消除过程也在进行,所以乳酸的消除速度是评定肌肉工作能力的重要

4、指标。在正常情况下乳酸的消除代谢途径有三条:(1)在骨胳肌、心肌等组织中氧化成CO2与H2O;(2)在肝脏和骨胳肌内经糖异生途径转变成葡萄糖;(3)在肝内合成脂肪酸、丙酮酸等其他物质。这三个途径在消除乳酸的同时与有氧代谢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提高肌肉中剧烈运动时有氧氧化在能量代谢中所占比例,将使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乳酸不容易在肌肉中积累,从而可延缓疲劳的发生。而有氧代谢能力的加强还可以使肌肉活动停止后过多的乳酸能够迅速被消除,这意味着能够较快消除疲劳。因此,可通过测定运动前后不同时期血乳酸的含量来了解乳酸的代谢情况,对肌肉的疲

5、劳程度及恢复情况作出评价,由于用血液作为实验材料可以重复多次,所以目前大多采用测定血乳酸的方法。4  具体可用游泳的方法来进行,被测定者先入水完成5分钟的剧烈运动(不管用何种泳姿),这一时期基本上是磷酸肌酸与糖原的无氧酵解提供能量,肌肉中乳酸含量不断升高。若5分钟后立即采血测定血乳酸值,则可反映肌细胞无氧代谢情况。此时产生的乳酸越多,表明无氧代谢提供的能量越多。若这一数值高则反映其糖酵解能力较强,也表明无氧代谢提供的能量多。而这一测试结果可能对100m、200m、400m跑步以及短距离游泳等运动项目提供训练依据。  1.2血尿素在

6、运动中的变化  当机体长时间不能通过糖、脂肪分解代谢得到足够的能量时,机体蛋白质与氨基酸分解代谢随之加强。由于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将氨基脱下形成游离氨,再经尿素循环生成尿素,使血中尿素含量增加,同时在激烈运动时体内核苷酸代谢也随之加强。核苷酸以及核苷分解时都要脱下氨基而产生氨,再经尿素循环转变成尿素,这也使血尿素含量增高。实验证明,当负荷使运动员血尿素含量超过8.3mol/l时,尽管运动员主观上还没有疲劳的感觉,但此时机体组织的肌肉蛋白质和酶都已开始分解而使机体受到损伤。可见血尿素对于评价机体在体力负荷时的承受能力是一个非常

7、灵敏的指标。研究表明机体血尿素含量随劳动及运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加,机体对负荷适应能力越差,血尿素的增加就越明显。  总之,运用血乳酸及血尿素作为运动员疲劳状况的指标,一是所取血量很少(只需20ml)便于实验操作;二是由于其是在运动员疲劳症状出现之前即已表现差异,因而便于教练员、运动员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运动计划,为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为选择优秀运动员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但是由于地区及每个运动员个体差异,还要进行大量人群调查,制定出一个相对的标准值范围,那样使具体实践操作起来更方便、更准确。  2疲劳系统恢复 

8、 大强度训练后恢复过程中的有效管理,要求具有对疲劳和恢复认识方面的最新知识。通过对孤立的神经肌肉器官实验所获得的并以此为基础的疲劳理论已成为过去,但其部分原则,特别是大强度肌肉活动各种方案的采用仍具有实际意义。这是缺氧研究的发展,是碳水化合物储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