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

ID:13165809

大小:163.08 KB

页数:80页

时间:2018-07-21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_第1页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_第2页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_第3页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_第4页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感染科疾病诊疗指南病毒性肝炎 [诊断](一)基本要点:1.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天以上的乏力、纳差、厌油、腹胀、恶心,或伴有茶色尿等,而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者。2.肝肿大,肝区叩痛,可伴有巩膜、皮肤黄染。3.肝功能异常,血清ALT升高,且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二)甲、乙、丙、丁、戊型肝炎诊断要点:1,甲型肝炎:(1)发病前1个月左右(2~6周)曾接触甲肝病人,或到过甲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3)血清抗-HAVlgM阳性,或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lgG滴度呈

2、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nm甲肝病毒颗粒。2,乙型肝炎:(l)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不洁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史。婴幼儿患者其母常为HBsAg阳性者。(2)具备基本要点l、3两条或2、3两条。(3)血清HBsAg、HI3eAg、抗HBc–IgM.1-IBVDNA任何一项阳性者。3.丙型肝炎:(1)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3)血清抗-HCV或HCVRNA阳性。‘4.丁型肝炎:(1)

3、必须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3)血清HDVAg、抗-HDVlgM或HDVRNA阳性。5.戊型肝炎:(1)2个月前曾接触戊肝病人或到过戊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3)血清抗-HEV或HEVRNA阳性,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34nm颗粒。注:①乙、丙、丁型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HI3sAg携带史本次出现肝炎症状,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症状、体征(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等)、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的慢性肝病改变者可诊断

4、为慢性肝炎。②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有持续3周以上的梗阻性黄疸,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可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上述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慢性淤胆型肝炎。(三)重型肝炎诊断要点:以上各型肝炎病毒均能引起重型肝炎。1.急性重型肝炎:(1)既往无肝炎病史。(2)以急性黄疽型肝炎起病,病情发展迅速,发病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及Ⅱ度以上肝性脑病(按Ⅳ度划分)。(3)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以上3条如完全符合,即可基本做出诊断。如再有下列几条出现,更有助于确诊。)(4)出血倾

5、向:皮肤粘膜和穿刺部位有出血点或淤血,有呕血、黑便等。(5)肝浊音界进行性缩小。(6)黄疸急剧加深。2。亚急性重型肝炎:(1)既往无肝炎病史。(2)以急性黄疽型肝炎起病,病程15天~24周,出现高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高度腹胀。(3)明显的出血倾向,可有腹水出现。(4)可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5)黄疸迅速加深,胆红素每天上升达17.1umol/L以上或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大于171umol/Lo(6)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排除其他原因者。注:后2条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3.慢性重型肝炎:(1)有慢性肝炎、肝硬化

6、史,或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无肝病史及无HBsAg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影像学及生化检测呈慢性肝病改变者。(2)出现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及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一)急性肝炎: !1,休息:早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2.饮食:宜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且适合病人口味的清淡饮食。3.补充营养:进食少者可静脉补充10%~20%葡萄糖,同时给予各种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黄疸严重者给予维生素K)。4.降酶:可适当

7、给予中药五味子制剂、垂草制剂等降低血清转氨酶。5.抗病毒:急性丙型肝炎主张早期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具体治疗方法见慢性丙型肝炎。(二)慢性肝炎:1.适当休息,生活规律。活动期应卧床休。血清ALT接近正常,食欲也正常,可适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精神愉快。2.饮食:高蛋白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控制高糖及高脂食物,以免并发脂肪肝、糖尿病。忌酒。3,护肝及降酶:(1)维生素类:可给予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2)解毒药:肝泰乐、还原型谷胱甘肽。(3)促进能量代谢:ATP、CoA、肌苷等。(4)促进蛋白质合

8、成:肝安、水解蛋白。(5)降酶:联苯双酯,开始时5~10粒/次,3次崩,ALT、AST正常后可逐渐减量,疗程至少半年以上。甘利欣150mg静滴,1次/d,好转后逐渐减量,疗程不宜过短。也可应用齐墩果酸、五味子、垂盆草、水飞蓟制剂。4.减少或防止肝纤维化:虫草制剂、丹参、复方鳖甲软肝片等。5.免疫调节治疗:(1)胸腺素a1:1.6mg皮下注射,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