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启龙推拿手法学概述

1-0启龙推拿手法学概述

ID:13200296

大小:1.54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07-21

1-0启龙推拿手法学概述_第1页
1-0启龙推拿手法学概述_第2页
1-0启龙推拿手法学概述_第3页
1-0启龙推拿手法学概述_第4页
1-0启龙推拿手法学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1-0启龙推拿手法学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推拿学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中医教研室姚启龙目标要求:了解推拿学的起源。掌握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熟悉自我推拿的保健与防护。推拿八法的主要内容。推拿在社会上的实用性。推拿的治疗原则。推拿的治疗方法。推拿的禁忌症和适应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概述推拿:在人体表施行一定手法技巧从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医疗方法,推拿古称按摩,按跷,案扤。它是一门年轻的有发展前途的物理性质的疗法。目前,国际医务界对物理疗法非常重视。因为无毒副作用,且又效果显著。推拿的起源起源于人类早期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

2、,难免会造成身体上的损伤,实践中发现推拿能使疼痛及局部的肿胀得到缓解,减轻或消失。我们的祖先由猿变成人,将解放出来的双手在他们充满伤痛的身躯上进行无数次的按压,抚摸,这种简单的出自本能的动作,就可以视为推拿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推拿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周礼注疏》记载:“扁鹊过虢境,见太子尸厥,使其弟子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游按摩,数法并下”当时名医扁鹊运用按摩、针灸,成功地抢救了尸厥的患者,是我国有记载的运用按摩治病的首例病案。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歧伯按摩十卷》就成书于秦汉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

3、记载了推拿可治疗痹证、痿证、口眼歪斜、胃痛、高热谵妄等。名医淳于意用“寒水推”之法治疗头痛、身热、烦懑等症。医圣张仲景之《金匮要略》中有关于“膏摩”的记载。并且首创以手法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等。《金匮要略》中介绍了“救自缢死”的方法。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导引图》,共有导引图表40多幅,图中描绘了捶背、抚胸、按腰等各种导引的具体姿势。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图绘资料,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部医疗保健体操图。说明当时自我推拿疗法己广泛流行。魏晋隋唐时期推拿发展较快。晋代葛洪《肘后救卒方》介绍了颞颌关节脱位的整复方法,为世界上最早的颞颌关节

4、脱位的整复手法。还记载了爪人中以治卒死,按心下宛以治心痛,抓脐上三寸(建里)以治腹痛等简便易行,效佳的方法,使推拿更广泛应用于急救。隋唐时代,按摩受到重视。隋代设按摩博士。唐代设按摩专科,将按摩医生分成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的等级。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工的帮助下,教学生“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之者正之”的医疗手段,开始了有组织的按摩教学工作。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每一适应症候项下都附有“养生方导引法”。隋唐时期膏摩有了很大的发展。膏摩的优点:可防止表皮破损,又可以使药物渗透至体内,加强治疗作用。膏摩种类:丹参膏、乌头膏、野

5、葛膏等。孙思邈《千金要方》:“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避风寒。”宋金元时期推拿治疗的范围更广泛。在妇产科、骨科、五官科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宋朝明医庞安时用腹部按摩手法催产,是世界上首例产科手法助产病案。宋《圣济总录》记载手法治疗眼科疾病,开创推拿治疗眼科疾病的先河。元《世医得效方》大量记载手法治关节脱位、扭挫伤、骨折等,使正骨推拿进一步发展。《圣济总录》对按摩疗法的归纳总结,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按摩专论,首先将按摩的含义及按与摩的区别进行解释。其次,作者认为应该将“按摩”与“导引”分开来。明清时期明代太医院设十三

6、科进行医学教育,推拿成为医术十三科之一。1571年(明隆庆五年)按摩科被官方取缔,太医署不设专科,但因其疗效显著,在民间有较大发展。小儿推拿体系形成。《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对宋朝以来的骨伤按摩成就及民间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整理,将整骨归纳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明·龚云林)《小儿推拿秘诀》(明·周于蕃)《小儿推拿广意》(清·熊应雄)民国时期发展的低谷。1929年国民党政府召开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议”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的

7、方针政策。1936年又提出“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一律不许执业。”从而使推拿遭到摧残。推拿因其疗效显著,在民间仍广泛流传,形成了许多流派。如一指禅推拿流派、滚法流派、内功推拿流派、正骨推拿流派、经穴推拿流派、小儿推拿流派等。新中国成立后1956推拿正式列入年国家教育体系,上海开设全国第一个推拿训练班。1958年,上海成立推拿专科门诊部,开设推拿专科学校,培养专业人材,开始了有计划的推拿正规教育。50年代,推拿治疗范围已经扩展到内、外、妇、儿、伤、五官等。当时对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就是在这一时期明确提出的

8、。60年代上半期,我国初步建立一支推拿队伍,开始了推拿的现代实验研究。60年代末—70年代初,推拿被破坏。1976年10月后,国家政治、经济稳定后,推拿又恢复生机。1979年上海中医学院成立了针灸推拿系。1982年北京中医学院成立了针灸推拿系。1979年7月在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