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进展

液相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进展

ID:13334335

大小:8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2

液相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液相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液相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液相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进展_第4页
液相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相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液相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进展ProgressintheStudiesofChiralRecognitionMechanismin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UANGJunmin,CHENHui,WANGQinsun(InstituteofElemento-OrganicChemistry,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AbstractAreviewofprogressonchiralrecognitionmechanismin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isp

2、resented,focusingonthechiralrecognitionmodelandthethermodynamicstudyofchiralchromatographicbehavior.Keywords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Enantiomer,Chiralrecognitionmechanism摘要从手性分离热力学和手性识别模型的角度,侧重于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方法,综述了近些年来对映异构体色谱分离的手性识别机理研究进展状况。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对映异构体手性识别机理液相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进展黄君珉陈慧王琴孙(南开大学元素

3、有机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   近20年来人们对于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对映体的兴趣与日俱增,发展高效的手性固定相(简称CSP)成为这一领域最活跃的部分,而与之相应的色谱手性识别机理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但研究色谱拆分机理又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获得对手性识别更深入的理解,可以指导研制高效的CSPs及预示手性拆分的可能性,而且对理解手性药物的药理、药物设计、生命化学中的立体化学问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   物质对映异构体,仅在分子结构上具有不可重叠性。在对称的环境里,无论是气体、固体、或是溶液、液体状态都表现出完全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不管哪一种色谱,为了使互为对映体的物质转化为化学和物理

4、性质不同的非对映体,多宜提供一个手性源,使欲分离的对映体(样品)和手性源(例如:手性固定相)之间形成一个非对映异构分子络合物[2]。非对映分子复合体属于不同的点群。仅对称性的不同,在色谱上是不能被“识别”的,从热力学过程的角度来说,二者必须有一定的自由能差别。1手性分离的热力学   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直接拆分对映体,在色谱柱内存在着如下的平衡[3]:     经典热力学中自由能变化(DG)与焓(DH)、熵(DS)的关系遵从Gibbs方程:  DG=DH-TDS在液相色谱中,保留参数即容量因子k'与溶质在流动相-固定相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的关系为:k'=fK(f是色谱柱相比)。对映异构体选择性a

5、=k'R/k'S(k'R>k'S)。色谱过程的自由能变化可以表示成:  DG=-RTlnK=-RTln(k'/f)因此,不难导出:  lnK=(-DH/R)×1/T+DS/R(1)  -DR,SDG0=RTlna=-DR,SDH0+TDR,SDS0  lna=(-DR,SDH0/R)×1/T+DR,SDS0/R(2)式(1)、(2)表明lnK~1/T、lna~1/T呈线性关系,如图1[4,5]所示:图1温度对形成非对映异构分子络合物的热力学平衡常数和对映异构体选择性的影响   在倒转温度Tinv时,非对映异构分子络合物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R=KS,对映异构体同时流出,在该温度时无对映异构体选择性

6、,aR,S=1,理论上是由于:  lna=(-DR,SDH/R)×1/T+DR,SDS/R=0   即:(-△R,S△H/R)×1/Tinv=DR,SDS/R  -DR,SDH=TinvDR,SDS   在该点的两边,温度对对映异构体选择性系数的影响刚好相反,而且溶质对映体流出顺序相反。该点的右边,即:TTinv,色谱手性识别过程为熵变占优势,随着温度的升高,a增大。在手性识别研究中,对映异构体流出顺序在不同温度下倒转的现象迄今只有少量的报道。由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温度变化范围较窄,大多数情况下,Tinv不在该温

7、度范围内,并且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