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

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

ID:13343271

大小:4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2

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_第1页
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_第2页
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_第3页
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_第4页
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子女复原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流动儿童复原力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刘霞指导教师戴艳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儿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从长远来看,这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对流入地经济和社会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流动儿童所处的学习、生存、人际等环境以及家庭教育都不利于起健康发展。大量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出现了心理发展规模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这就是说有部分流动儿童出现了心理复原的现象——即个体心理发展未收到严重压力/逆境损害性影响的一种发展现象。本文旨在运用国内外复原研究成果对流动儿童复原力现状和作用途

2、径进行探索。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数据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多元芳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在此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1)修订后的健康青少年复原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具体表现为复原力环境支持量表和内在特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达到了0.920和0.846,其结构效度良好,基本符合Bcnard提出的原理论模型,这说明该量表适合在中国青少年群体中使用。(2)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包括留守儿童和其他本地儿童)的复原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流动儿童<非流动儿童。(3)流动儿童复原力水平

3、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表明:女生>男生,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小学五年级,独生子女家庭流动儿童>非独生子女家庭流动儿童,私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并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4)复原力环境支持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流动儿童的自尊、积极应对方式、焦虑水平,其中间接的方式为主要方式,即复原力环境支持通过对复原力内在特制的影响实现起对自尊、积极应对方式、焦虑水平的影响作用。而复原力内在特质则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自尊、积极应对的方式、焦虑水平。关键词:流动儿童复原力量表修订作用途径目录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与问题

4、提出1研究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形成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流动人口逐渐由分散的、跑单帮的流动向家庭型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过去“单身外出”的方式而足以“举家迁徒”的形式进行流动。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的明显增强,流动人口中16岁及以下儿童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流动儿童的出现是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在较长时期内必然存在的现象。流动是艰辛的,“居无定所”的流动特征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儿童的成长和生活,这引起

5、了全社会高度关注。对流动儿童现象的关注可以帮助理解“流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及儿童在城市的适应过程。其实质就是考察环境与人的发展间的关系问题。如今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已经不再是那种“逆境——发展不足”的病理学模式,研究者已将儿童视为在其所处生态环境中积极活动的个体,注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机制。受到积极心理学的启发,青少年复原力研究逐渐成为各种身处风险(atrisk)的青少年适应个体差异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正是基于发展心理学和生态心理学,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考察流动儿童的复原力现状和作

6、用途径,为家长、教育者、社会工作者、以及心理工作者帮助流动儿童获得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2有关流动儿童的文献综述2.1流动儿童的界定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儿童群体,要理解流动儿童就得先理解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而形成的。由于人口流动的原因、过程及结局的多种多样,导致产生了一些内涵相近而外延有别的关于流动人口的概念,例如流动人口、移动人口、外来人口、外来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农民工、民工等。《中国大百科全书

7、社会学卷》中的“流动人口”的条目是这样界定的:暂时离开常住地的短期迁移人口。国外一般称为“人口流动”。流动与迁移是两种相似但又有区别的现象,虽然流动人口和钱仪容口都进行空间的位移,但迁移是在永久变更居住地意向指导下的一种活动,而流动相对而言则是短期的、往复的、不导致当事人户籍所在地的改变。可见,流动人口,主要是只还没有实现移民的社会移动人口,即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即所谓“人户分离”。具体而言,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流动人口”是指户

8、籍不在本地,但在居住时间长度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在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背景之下,流动人口尤指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几亿游离于土地的中国农民。由此,本研究将流动儿童界定为户籍不在本地但在本地居住并就读的半年以上6-16岁的少年儿童,与流动儿童概念相对应的是本地儿童,包括户籍在农村的和城市的所有儿童。其中农村儿童又包括留守儿童和其他农村儿童。2.2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流动儿童处于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的7-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