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左洞出洞施工方案

隧道左洞出洞施工方案

ID:13347155

大小:4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2

隧道左洞出洞施工方案_第1页
隧道左洞出洞施工方案_第2页
隧道左洞出洞施工方案_第3页
隧道左洞出洞施工方案_第4页
隧道左洞出洞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左洞出洞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高速公路工程XX标段XX隧道左洞出洞施工方案XX集团XX标段项目经理部二〇年月XX高速公路工程XX标XX隧道左线出洞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11.1工程概况11.2地形地貌11.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12.出洞开挖施工方案22.1边仰坡及管棚施工32.2小导洞施工43.监控量测43.1监控量测项目43.2点位布设53.3量测结果和量测频率55.安全、质量控制措施7XX高速公路工程XX标XX隧道左线出洞方案XX隧道出洞方案(K25+017~K25+610)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XX隧道经过区域为低山地貌,山体绵延起伏,隧道近南北走向,进口位于一小型沟谷右岸坡脚缓坡处,坡度较小

2、,出口位于陡峭的半山坡上,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约50°~60°,植被茂密,交通不便。隧道范围高程570~653,相对高差约83m,隧道最大埋深约84m。左右线隧道轴线在进出口段与地形等高线均近于直交。XX隧道设计为分离式双洞隧道,设计路线间距为16~35m。隧道左线进口里程K25+017,出口里程K25+610,全长593m。进口位于直线上,201.808m,出口位于于R-1100的曲线上,长392.192m。1.2地形地貌XX隧道位于资源县XX附近。经过区域为低山地貌,山体绵延起伏,隧道近南北走向,进口位于一小型沟谷右岸坡脚缓坡处,坡度较小,出口位于陡峭的半山坡上,地形起

3、伏较大,自然坡度约50°~60°,植被茂密,交通不便。1.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1、根据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结果,隧址区进出口端山坡表层分布有第四系坡积物(Q4d1),岩性以粉质粘土为主,下伏加里东期花岗岩(γ3)。其特征如下:覆盖层9XX高速公路工程XX标XX隧道左线出洞方案(1)、第四系坡积物(Q4d1):黑褐色,厚1.2~4m,以粉质黏土为主,分布于隧道进出口坡面,成分以黏粒为主,土质不均,含角砾,成分约占40%,硬塑。(2)、加里东期花岗岩(γ3):青灰色、褐黄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云母为主,岩石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强烈,分布广泛,现按风化程度分为:

4、全风化花岗岩:岩体风化强烈,原岩结构已破坏,岩芯呈散砂状,局部夹强风化碎块,揭示厚度6~19m,强富水。强风化花岗岩:原岩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块径4-6cm,锤击声哑。中风化花岗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质硬,岩芯多呈柱状,柱长8-18cm,最长60cm,少量呈短柱状,柱长4~8cm,RQD=90%。2、隧址区域位于江南地轴南缘与湘桂褶皱带交汇处,为扬子准地台和南华准地台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特征具有扬子准地台和南华准地台的两重性。在同一种构造条件和构造力的作用下,经过加里东、印支、燕山三次剧烈的褶皱断裂运动,路线走廊区域内形成的褶皱和断裂展布基本呈北北东向构造。

5、经地调复核及1:2000工程地质调绘,隧址区左侧300~500m发育资新断裂,资新断裂切割震旦系至白垩系,以及加里东、燕山期花岗岩。断面倾向北西西,倾角30°~45°,为低角度正断层。隧道洞身距断裂构造300~500m,受构造影响,使岩体局部碎裂岩化,节理发育-很发育,岩体破碎-较破碎。3、地表水隧道出口地表水为距离洞口下方约50m的沟心流水,常年流水,受大气降水和基岩裂隙水侧向排泄补给。4、地下水9XX高速公路工程XX标XX隧道左线出洞方案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花岗岩风化网状裂隙水:隧道范围第四系覆盖层较薄,赋水条件差,第四系孔隙潜水不发育。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隧址区的全-强风

6、化基岩中,含水层为花岗岩风化网状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大多数基岩裂隙水水量一般较小,富水性中等,降水顺斜坡流失较快,地下水径流途径较短,排泄条件较好,多以侧向排泄补给沟谷。2.出洞开挖施工方案出洞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出洞前对洞口段地形、地质进行了现场调查,出口原地面坡度较陡,坡度45°左右,地表为粉质粘土为主。出洞前将提前勘查出口洞口处地形地貌,对有安全隐患的危石、通信信号及电力电杆提前进行清理和迁改,在小导洞施工前需对出口地表水进行处理。目前XX隧道左线掌子面已施工至K25+587,隧道属于V级围岩,全风化花岗岩中,节理裂隙发育。1、K25+587~K25+

7、602段拟采用小导洞法施工工艺进行隧道出洞。小导洞宽×高=3.7m×4.0m,采用半圆拱直墙结构形式。小导洞位于隧道上台阶中间位置,以便出碴及管线和小型机具材料引出洞外,小导洞利用弱爆破法进行开挖。2、小导洞出洞后立即施工洞口的边仰坡防护以及排水系统,确保洞口稳定。3、随后施工洞口管棚,管棚长度根据现场长度调整,初步定为10~20m。4、管棚施工完毕后,从大里程向小里程方向按照设计的超短台阶法掘进施工,反向施工长度大于管棚长度,每一循环施工进尺50cm,开挖一循环支护一循环。5、合理组织施工工序,加快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