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学设计

ID:13425515

大小:3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2

《雷雨》教学设计_第1页
《雷雨》教学设计_第2页
《雷雨》教学设计_第3页
《雷雨》教学设计_第4页
《雷雨》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雷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雷雨》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所接触的戏剧微乎其微,我们可以借本文的学习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戏剧常识。因为这些常识难度不大,可以放在课前,让学生自主完成,老师课内检查即可。我们节选的《雷雨》篇幅较长,不适合细讲,可以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具体的问题展开探讨。又因为本文涉及到“人性”这样一个比较抽象而且内涵又极为丰富复杂的话题,所以本文比较适宜的学习方式为问题探讨式。戏剧是一种表演性极强的文学形式,通过表演可以再现人物的真实情感,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由阅读和分角色朗读,

2、是一个较好的学习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目标:1、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3、认识旧中国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学习重点:1、通过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学习难点:理解人的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学习方法:(1)分角色朗读法:通过表演,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合作探究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了解人物

3、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dd`A@;it学习时数:一课时或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可安排学生自学,包括戏剧的分类、戏剧的要素,了解《雷雨》的概要、字词、等)11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课前,让同学们自学了戏剧的基本常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中国现代一部著名的戏剧——《雷雨》。根据戏剧的分类,《雷雨》属于现代剧、话剧、多幕剧(四幕)和悲剧。《雷雨》是一部家庭悲剧,那么,它到底有多悲呢?它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留下的是两位疯掉的母亲和一位形影相吊的老头。那么,到底这样的悲剧是谁造成

4、的呢?今天我们学习课文,一起来探讨。二、知人论世:介绍作者及背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完成)要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要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请同学们将课前查阅到的关于作者的背景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一】、写作背景 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时代就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雷雨》。作者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

5、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二】作者简介 11曹禺(1910—1996)现代著名戏剧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出身封建官僚家庭。1924年入南开中学读书,广泛阅读“五四”以来优秀文学作品和外国戏剧名著,参加了戏剧团体“南开新剧团”。1928年入南开大学,后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写成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次年在《文学季刊》发表

6、,以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引起剧坛震动,成为暴露封建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罪恶的优秀现实主义悲剧。曾先后到保定中学、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上海复旦中学教书,同时从事剧本创作。1935年写出四幕剧《日出》,揭露半封建、半殖民地上层社会的种种腐败和罪恶。1936年至1942年,他任教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此间他创作了反映农民与土豪恶霸斗争的三幕剧《原野》。1938年至1940年,还创作抗战剧《黑字二十八》以及与宋之的合作的《蜕变》。1941年创作《北京人》,通过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的崩溃过程,揭露封建主义衰败与新一代追求新 生活的必然性。

7、1942年将巴金小说《家》改编成四幕话剧。1946年应邀赴美讲学,一年后回到上海。编写和导演了反映国统区人民渴望光明的电影《艳阳天》。解放后担任全国剧协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1954年创作揭露美帝国主义罪行的话剧《明朗的天》。1962年与于是之、梅阡合作,编写出优秀历史剧《胆剑篇》。粉碎“四人帮”后,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他的创作,融合了中外戏剧的表现手法,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他的戏剧文学创作标 志着中国话剧的成熟。《雷雨》、《日出》、《北京人》等,不仅使中国有了长演不衰的传统保留剧目,也得到国外戏剧界的高度赞扬。 三、解

8、题:《雷雨》【是自然环境,联系小说中自然环境的作用,分析雷雨的用意。】参考答案:1.整剧背景环境是雷雨前沉闷的环境,故事发生在即将下雷雨的午后,所有矛盾冲突都集中在雷雨发生时,如四凤被雷击死.2.雷雨象征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