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ID:1342687

大小:4.21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7-11-10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_第1页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_第2页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_第3页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_第4页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骨组织炎症现象病变包括骨膜、骨皮质骨松质及骨髓组织“骨髓炎”一词并不准确炎症局限于骨髓部分很少见细菌侵入骨组织的途径血源性创伤性蔓延性以血源性最为严重和常见一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于儿童期,约80%发生于2~10岁之间男多于女胫骨和股骨发病率最高,约占60%病因原发病灶:血流中有细菌是造成骨髓炎的先      决条件局部条件:血流缓慢,细菌容易停留和聚集抵抗力:传染病、营养不良、疲劳及受凉等细菌:溶血性金葡菌(最为常见);溶血性链球菌(最为严重)诱因:局部外伤史扩散途径

2、向外扩展:直接进入髓腔:骨膜下扩散:可形成骨膜下脓肿转归包壳形成死骨形成骨髓炎过程可分为两期:死骨未形成前为急性期(约在起病后4周内),以后为慢性期,常有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者病理及临床本病的病理变化为骨质破坏与死骨形成,后期有新生骨,称为骨性包壳大量的菌栓停滞于干骺端、阻塞小血管,发生骨坏死,并有充血,滲出与白细胞浸润,加上形成的脓肿使骨髓腔内压力增高—临床上表现为患区疼痛,肢体半屈曲状,肌肉痉挛,拒绝主动与被动活动,红、肿情况不明显病理及临床小脓肿不断汇集形成大脓肿,骨内压力不断增高,脓液沿哈佛管到骨膜下,将骨膜掀起,形成骨

3、膜下脓肿—临床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的感染症状更加明显,肿胀表现为沿骨干及周围的均匀性肿胀病理及临床若细菌毒力小,机体抵抗力大,则骨脓肿可局限化,形成局限性骨脓肿(brodie脓肿)。当脓液穿破骨膜后,成为软组织深部脓肿—此时由于压力减轻,疼痛也随之减轻。但红、肿、热症状并不减轻甚至加重。只有当脓液穿破皮肤后,上述症状才会逐渐减轻,体温也逐渐下降,病情进入慢性阶段临床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在10000以上,甚至高达2万~4万血培养可获致病菌,同时做药敏试验分层穿刺:抽出物可作涂片及培养X线片表现:一般在发病后10天内,不

4、显示骨质破坏。此后,可见干骺端骨质疏松,并进而出现骨质吸收破坏,骨膜增厚。临床检查同位素扫描:可在发病后24~48小时见到异常,但无法定性,现临床有被淘汰趋势CT检查:可提前发现骨膜下脓肿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诊断对于儿童若有下列表现均应考虑骨髓炎的可能:1,高热、畏寒等全身症状2,局部剧痛及明显压痛3,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4,局部分层穿刺:具诊断价值5,有条件的医院可行同位素扫描6,血培养同样具有很大的价值鉴别诊断软组织炎症:鉴别的主要依据是:血源性骨髓炎早期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疼痛剧烈,而局部红、肿则较轻;蜂窝织炎较早形成软组织脓

5、肿且大多对青霉素敏感;骨髓炎常发生于干骺端,其周围都有压痛化脓性关节炎:关节肿胀出现早,疼痛在关节部位,关节腔穿刺有脓液鉴别诊断急性风湿热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者多为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后者为累及双侧并可有对称的病变骨肉瘤和尤文肉瘤:可有肿瘤性发热,但起病不急骤,表面有曲张的血管,可摸到肿块治疗血源性骨髓炎急性期的治疗包括4个方面:及早正确使用抗生素,局部脓液引流,患肢制动及加强全身抵抗力。1抗生素应用若3天无效,则应及时调整。体温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后可适当减量在继续使用3星期2早期局部切开引流术:早期可减少毒素吸收,避免血管

6、栓塞3患肢太高及固定,可使患肢休息,减轻疼痛,防止病理性骨折4全身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化脓性脊椎炎临床上分为两型:椎体化脓性脊椎炎;椎间隙感染椎体化脓性骨髓炎椎体化脓性骨髓炎传播途径有三:血液途径传播;软组织感染直接侵犯;经淋巴引流蔓延至椎体本病多见于成人,多数局限于椎体,可形成椎旁脓肿起病常急骤,有畏寒、寒战、高热的毒血症状,腰背痛明显,难以活动,X线片一月后出现虫蚀样改变,CT及MRI可早期发现椎体化脓性骨髓炎治疗上必须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可石膏制动,以缓解疼痛,促进恢复椎间隙感染传播途径有两种:手术直接污染;经血液途径播散

7、起病急骤,毒血症状明显,并有明显的神经根刺激症状体征有压痛、腰肌痉挛和活动障碍多见于成人,腰椎多见,血沉常增快,发热时白细胞计数增高影像学检查治疗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选用足量抗生素与全身支持疗法,神经症状重者可行椎间盘穿刺抽吸手术仅适用于已有截瘫的患者,有椎板减压和病灶清除两种术式二 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即转为慢性骨髓炎;低毒性细菌感染,在发病时即表现为慢性骨髓炎病理骨松质逐渐被吸收并被新骨替代,而骨密质周围被吸收后脱落,周围的骨膜在成骨细胞的作用下形成新骨,将脱落坏死的骨密质包裹起来,此处的新骨

8、不断致密、硬化。更外层,新骨不断形成包壳,有时包壳内有孔道使脓腔与皮肤相连形成窦道。其内的死骨由于无血运、不脱钙而致密临床表现血源性骨髓炎过后,仍有持续或间断低热,局部肿痛,或已有窦道,经久不愈,也可以时发时愈。窦道开放时,不断排脓,无全身症状;若窦道暂时闭合,脓液积聚,则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