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者大师.简体文字标点校正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者大师.简体文字标点校正版)

ID:13427319

大小:86.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7-22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者大师.简体文字标点校正版)_第1页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者大师.简体文字标点校正版)_第2页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者大师.简体文字标点校正版)_第3页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者大师.简体文字标点校正版)_第4页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者大师.简体文字标点校正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者大师.简体文字标点校正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简体文字标点校正版)天台智者大师说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并序)夫乐邦之与苦域。金宝之与泥沙。胎狱之qióng望华池。棘林之比琼树。诚由心分垢净。见两土之升沈。行开善恶。睹二方之粗妙。喻形端则影直。源浊则流昏。故知欲生极乐国土。必修十六妙观。愿见弥陀世尊。要行三种净业。然化因事渐。教藉缘兴。是以阇王杀逆。韦提yàosǒng哀请。大圣垂慈。乘机演法。曜玉相而流彩。耸珍台而显瑞。虽广示珍域而宗归安养。使末俗有缘遵斯妙观。落日悬鼓。用标送想之方。大水结冰。实表琉璃之地。风吟宝叶共天乐而同繁。波动金渠。将契经而合响。观肉髻而瞻侍者。念毫相而睹

2、如来。及其瞑目告终。上珍台而高踊。文成印坏。坐金莲而化生。随三辈而wù横截。越五苦而长骛。可谓微行妙观至道要术者哉。此经心观为宗。实相为体。所言佛说观无量寿佛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者大师)2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故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者训法。训常。由圣人金口故言经也。释经五义。名。体。宗。用。教相(云云)。第一释名者。一切众经皆有通别二名。通则经之一字。别则有七。或单人法譬。或复。或具。今经从能说所说人以立名。即教别。同名为经。即教通。为行不同。从一乃至无量。即行别。同会常乐。即行通。理虽无名将门名理。理

3、随于门。四四十六。即名理。别门随于理。即名理通。此约一化以明通。别更约一题。佛说即教。观即是行。无量寿佛。即是理。教行理足任运有通别意。更就一字说者。释论云。所行如所说。说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佛即法身。观即般若。无量寿。即解脱。当知即一达三。即三达一。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于一字尚达无量义。况诸字况一题。况一经一切经耶。故经云。若闻首题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获无限功德耶。初释佛者。佛是觉义。有六种。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者大师)3即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如贫女舍宝众物具存。力士额珠圆明顿在。如来藏经举十喻。弊帛裹黄金。

4、土模内像。闇室瓶盆。井中七宝。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宝箧云。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此是圆智圆觉诸法。遍一切处无不明了。虽五无间皆解脱相。虽昏盲倒惑。其理存焉。斯理灼然。世间常住。有佛不能益。无佛不能损。得之不为高。失之不为下。故言众生即是佛。理佛也。如斯之理。佛若不说无能知者。法华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世尊未出时。十方常闇瞑。涅槃云。于无量世。亦不闻有如来出世大乘经名。若佛出世方能阐智慧日。识三宝之光明。开甘露门。知十号之妙味。因说生解于宝适悦。故须达闻名身毛皆竖。昏夜大朗巨关自辟。此名字佛也。观行佛者。观佛相好。如铸金

5、像。心缘妙色。与眼作对。开眼闭目。若明若闇。常得不离。见佛世尊。从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漾漾。如大劫水。周眸遍览无非佛界。念一佛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者大师)4十方佛等。念现在佛与三世佛等。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念色身。念法门。念实相。常运念。无不念时。念念皆觉。是名观行佛也。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应。念佛法门身。得相似相应。念实相身。得相似相应。相似者。二物相类。如鋀似金。若瓜比瓠。犹火先暖涉海初平。水性至冷饮者乃知。渴不掘井听说何为。略举其要。如法华中六根清净。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分证佛者。初发心住。一发一切发。发一切功德。发一切

6、智慧。发一切境界。不前不后亦不一时。三智一心中得。得如来妙色身。湛然应一切。开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以普现色身作众色像。一音随类报答诸声。不动真际群情等悦。应以三轮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仪。以佛音声方便而度脱之。况九法界三轮耶。初住尚尔。况等觉耶。是名分证佛也。究竟佛者。道穷妙觉位极于茶故。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无上士者。名无所断。无上士者。更无过者。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众星中王最上。最胜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智者大师)5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义。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号。举一蔽诸。华严有十万号。又经有万号。三世诸佛通有十号。净

7、名三号以劫寿说。不能令尽。何况诸号耶。说者悦所怀也。即十二部经八万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门。又于一法中。作四门分别。于一一门。巧作四悉檀利益。闻者欢喜赞用受行。信戒进念而得开发。贪恚愚痴。豁尔冰消。革凡成圣入法流水。或三二一益。若都无益则乐默然。若一机扣。圣于一门施四益者。余三门亦如是。为一缘说一法既尔。诸缘诸法亦如是。观者观也。有次第三观。一心中三观。从假入空观。亦名二谛观。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二空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此名出璎珞经。今释其意。假是虚妄俗谛也。空是审实真谛也。今欲去俗归真故。言从假入空观。假是入

8、空之诠。先须观假。知假虚妄而得会真。故言二谛观。此观若成。即证一切智也。从空入假观者。若住于空与二乘何异。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