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

ID:13521820

大小:9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3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_第1页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_第2页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10有理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6页,2.10有理数的除法。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3.让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的转化思想。4、通过有理数除法的法则的探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四、教学方法师生讨论,讲练结合。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过程1、引入课题问:谁能够叙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呢?问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要求另一个因数,用什么方法运算?过程2、讲授新课1、探讨除法法则一引导:如何求(-6)÷2的商?这个式子表示的什么意思?什么数与2的积等于?观察这个等式(-6)÷2=(-6)×它表达了一个什么运算规律?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板书:法则一: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注意:0不能作除数(重要)问:零能不能作除数?为什么?看例子:如,商?是不存在的,规定零不能作除数。如何理解?学生:看书第54页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2、理解倒数的意义板书:倒数:乘积为1的

3、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如果那么a与b互为倒数。讲:我们说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和互为倒数,4和互为倒数。0有没有倒数?因为0×任何数≠1所以,0没有倒数。问:如果,那么a与b是什么关系?a与b互为倒数,则a×b=?问:如何求一个数a的倒数呢?就是要找一个数?使得?×a=1。注意:两个互为倒数的数,(1)它们的符号相同,(2)积为1。(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符号相反,和为0)3、讲解例题,实际应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3例1计算:(1)=-3(2)=1/2(3)=3/10讲:在解(1)题注意运算要领

4、:除变乘,除数变,符号不变。在解(2)题注意运算要领:负分数,求倒数,符号不变,分子、分母颠倒。第(3)题抽一学生上台板眼,再具体订正。4、引导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二问:观察分析从以上这几个计算题的结果,两数相除所得的商的符号与相除两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商的绝对值与相除两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二。板书:有理数除法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如:0÷(-3)=0,零不能作除数。问:为什么零不能作除数?3÷0的商

5、?是不存在的,规定零不能作除数。问:有了有理数除法法则二,这样例1的几个题还可以怎样计算?学生:书空问:在什么情况下用法则一?在什么情况下用法则二?讲:从以上两种方法计算中看出,当两数能整除时,用法则2计算为简;当两数为分数或除不尽时,用法则一来计算为简。在做乘除混合运算时,一般情况是用法则一。5、讲解例题,实际应用有理数除法的两个法则例2把下列有理数写成整数之商:(1)=-(22/7)=(-22/7)=(-22)÷7(2)-2.4=12÷(-5)讲:提示学生:分数线=除号,分数就是两个整数的商。讲:由

6、上可知:任何一个整数和分数(有理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之商的数。例3化简下列分数:(1)=(-12)÷3=-(12÷3)=-4(2)=(-24)÷(-16)=+(24÷16)==讲:可以把分数线看成除号,分数就是一个除式。因此,还有另一种解法。=-4,(2)=提倡一题多解讲:化简分数,就是约分变成最简分数,即约分数或整数。例4计算:(1)(2)(3)解(1)讲:运算根据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绝对值相除)(2)====讲:根据除法与乘法为同级运算,应依次计算;两个分数相除,应用法则一将除法转化为乘

7、法;确定连乘式子积的符号,看乘数中负因数个数。请一个同学上台做第(3)题,由学生大家来订正答案。讲:第(2)题是几个数连乘除,先定符号,再绝对值连乘除。因此,还可以这样做过程3、巩固练习学生:做P55,练习1,2,3题。由学生公布答案。3过程4、归纳小结讲:本节课学习了倒数概念,有理数除法法则1和法则2。一般地:两个数能除尽(能整除)时用法则二,两个数为分数时或除不尽时用法则一。0不能作除数,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运算。过程5、布置作业1.做在书上的有:P53,《做一做》2.做在作业本上有:P56的1,2

8、,3,4,5题。附1板书设计:(略)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