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分析化学

西北民族大学分析化学

ID:13546091

大小:1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3

西北民族大学分析化学_第1页
西北民族大学分析化学_第2页
西北民族大学分析化学_第3页
西北民族大学分析化学_第4页
西北民族大学分析化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北民族大学分析化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题干已知BaSO4的Ksp=1.1×10-10,则BaSO4在0.10mol·L-1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1×10-9)mol·L-1题干BaSO4沉淀在0.1mol·L-1KN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大,其合理的解释是盐效应题干Ag2CrO4在0.0010mol·L-1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mol·L-1KCrO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题干求难溶化合物MA在水中的溶解度,若A为强酸根,存在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试剂L,则其溶解度的计算式为题干重量分析法中,一般同离子效应将

2、使沉淀溶解度减小。题干重量分析法中,非构晶离子的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减小。题干重量分析法中,沉淀阴离子的酸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增大。题干重量分析法中,络合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增大。题干Ag2CrO4在0.0010mol·L-1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04·Ksp(Ag2CrO4mol·L-1。题干根据同离子效应,在进行沉淀时,加入沉淀剂过量得越多,则沉淀越完全,所以沉淀剂过量越多越好。错误题干在沉淀重量法中,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都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错误题干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同离子效

3、应、盐效应、酸效应和配位效应。此外还有温度、溶剂、沉淀颗粒的大小和沉淀结构等。题干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入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答案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题干已知CuI的Ksp=1.1×10-12,求其在纯水和0.01mol·L-1KI中的溶解

4、度。答案在纯水中:s===1.0×10-6mol·L-1在0.01mol·L-1KI中:s===1.1×10-10mol·L-1题干虑酸效应,计算微溶化合物CaF2在pH=2.0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已知:CaF2的Ksp=2.7×10-11,HF的Ka=6.6×10-4。答案酸效应系数αF(H)=1+β1[H+]=1+=1+=16.15设CaF2的溶解度为s,则[Ca2+]=s,=2s,[F-]=Ksp=[Ca2+][F-]2=s×()2所以s===1.2×10-3mol·L-1题干计算AgCl沉淀在1.0mol·L-

5、1的NH3·H2O中的溶解度。已知:AgCl的Ksp=1.77×10-10,Ag(NH3)2+的β1=103.24,β2=107.05。=1+β1[NH3]+β2[NH3]2=1+103.24×10-1.00+107.05×10-2.00=105.05设AgCl的溶解度为s,则[Cl-]=s,=s,[Ag+]=Ksp=[Cl-][Ag+]=s×所以s===4.5×10-3mol·L-1题干为了获得纯净而且易过滤的晶形沉淀,要求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题干沉淀按其物理性质不同,可粗略的分为晶形沉淀和无定型沉淀。题干均相成

6、核作用是指构晶离子在过饱和溶液中,自发形成晶核的过程。正确题干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物质的极性题干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聚集速度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相对过饱和度题干在沉淀的形成过程中,沉淀微粒的聚集速度主要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有关,相对过饱和度越大,聚集速度也越大。题干在沉淀的形成过程中,构晶离子的定向速度主要与物质的性质有关,极性较强的盐类,一般具有较大的定向速度。题干相对过饱和度越大,聚集速度越快,形成晶形沉淀。错误题干相对过饱和度越小,聚集速度越慢,定向速度越快,形成无定型沉淀

7、。错误题干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够晶离子形成混晶题干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因此可以利用BaSO4沉淀从溶液中富集微量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混晶共沉淀题干重量分析中,当杂质在沉淀过程中以混晶形式进人沉淀时,主要是由于沉淀表面电荷不平衡题干在沉淀反应中,同一种沉淀颗粒愈大,沉淀吸附杂质量愈多。错误题干沉淀颗粒愈小,表面积愈大,吸附溶液中异电荷离子的能力越强。正确题干减少或消除吸附共沉淀的有效方法是洗涤沉淀。正确题干什么是共沉淀现象?主要有哪几类?当一种沉淀从溶

8、液中析出时,溶液中的某些其他组分,在该条件下本来是可溶的,但它们却被沉淀带下来而混杂于沉淀之中,这种现象成为共沉淀。共沉淀主要有三类:(1)表面吸附引起的共沉淀;(2)生成混晶或固溶体引起的共沉淀;(3)吸留和包夹引起的共沉淀。题干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是共沉淀和后沉淀。题干后沉淀引入杂质的量,随沉淀在试液中放置时间的增长而增多。正确题干不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