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史 》课程教学大纲

《 建筑史 》课程教学大纲

ID:13701449

大小:8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4

《  建筑史  》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  建筑史  》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  建筑史  》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  建筑史  》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  建筑史  》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 建筑史 》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GDOU-B-11-213《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20085-0学分1.5总学时30理论20实验/上机10英文课程名AHistoryofArchitecture开课院(系)农学院开课系园林系修订时间2006年09月01日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有关建筑艺术的修养。本课程包括中国建筑史及外国建筑史两部分。力图通过对建筑历史发展和各种建筑特征的讲解,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的建筑艺术知识,了解各种建筑风格的空间形态、造型特征、装饰趣味等综合关系,以及各阶段建筑实践促成的对建筑艺术特质的种种认识,理解建筑艺术的

2、特性及其社会文化价值,从而提高设计的相关分析理解与设计能力。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有关建筑艺术的修养,使学生掌握传统建筑的设计语言,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思维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力图通过对建筑历史发展和各种建筑特征的讲解,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的建筑艺术知识,了解各种建筑风格的空间形态、造型特征、装饰趣味等综合关系,以及各阶段建筑实践促成的对建筑艺术特质的种种认识,理解建筑艺术的特性及其社会文化价值,从而提高设计的相关分析理解与设计能力。本课程教学注重对学生综合

3、性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除基本知识外,对于课堂涉及的主要建筑风格、建筑思潮或典型建筑艺术作品,学生还应能够进行绘图表达和综合分析。9三、面向专业:园林四、先修课程:无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园林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的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设计、风景区规划等奠定必要的基础。园林工程制图为本课程的技术支撑。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2学时)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B);木构架的特色(A);单体建筑的构成(A);建筑群的组合(A);建筑与环境(A);建筑类型(B);工官制度(B)。作业一:临摹中国古代建筑典型

4、单座建筑---面阔9间(殿身7间)的重檐建筑平面。思考题:1、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类型?2、中国木结构有哪三种基本形式?及其各自特点。3、中国古代木构结构有哪些优缺点?4、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特点及构成规律如何?并列举其中几种基本布局。5、列举中国历史上突出的工官。第一章 住宅与聚落(4学时)第一节概说住宅的型制演变(A):坞壁(A),里坊制(B),清明上河图与汴梁的住宅(B);住宅构筑类型(A):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A);竹木构干栏式(B);木构井干式(B);砖墙承重式,碉楼,土楼,窑洞,阿以旺,毡包(B)。第二节实例9北京四合院(A):平面布局,大门的型

5、制,垂花门(A);天井式住宅:江苏吴县东山天井式住宅(A),江南住宅的等级(B),备弄(B);福建永定客家土楼(B);河南巩县窑洞(B);西藏囊色林主楼(B)。安徽歙县棠樾村(A):选址,村落的特征;山西襄汾丁村(B)。作业二:北京标准四合院平、立面图。思考题:1、住宅的起源及其型制的演变?2、北京四合院产生的原因、类型与典型布局。3、为什么说客家土楼是移民文化在住宅中的典型表现?4、以安徽歙县棠樾村为实例说明村落的形成和发展。第二章 建筑意匠(2学时)第一节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B)、物我一体的自然观(B)、阴阳有序的环境观(A);社会文化心

6、理结构的若干影响因素(B)。第二节选址及布局对环境的分析与利用(A);对环境的改造与方位变通(B);对几何关系与均衡对称秩序的理解(B);对同构关系与自然秩序的处理(B);空间序列与总体权衡(A)。第三节审美与建筑设计理性精神与建筑审美趣味(B);空间与屋顶关系(A);模数制与结构体系(A);地域文化与建筑的乡土性(B)。思考题:1、建筑相地选址的原则?2、“文房四宝”式的风水格局?3、过白?4、举例图解分析说明中国传统建筑群的入口前导空间的特色。5、中国古建筑的屋顶艺术。6、中国古代模数制的特点。9第三章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4学时)第一节大木作开间

7、(A);进深(A);柱(A);斗栱(A);梁(A);枋(A);檩、椽(B);檐口(B);屋架(A);多层木建筑(B)。第二节石作和瓦作台基:须弥座(A);踏道(B)栏杆(B)铺地:花街铺地(A);墙壁(B);屋面瓦作(B)。第三节屋顶屋顶的种类(A);屋顶的做法(A)。思考题:1、清式建筑举架与宋式的举折?2、何为庑殿顶推山,歇山顶收山?3、什么是大木作,大木作的构件种类?4、大式建筑与小式建筑的区别?5、我国对大木作建筑设计规定的经典书籍。6、何为构架系统的模数制:材份与斗口,足材。7、斗栱的作用?8、斗拱的宋式形制和构造?9、斗栱的结构:斗;栱;昂;“卷头

8、造”;“下昂造”;“上昂造”;斗栱的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