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

暗示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

ID:13710579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暗示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_第1页
暗示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_第2页
暗示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暗示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暗示——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文峰学校谢秋月几乎所有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上课铃响了,教室里却还闹哄哄的;课堂上精力不集中,时不时地走神;老师一说准备学具,个别学生就不安静,做与学习任务无关的事;回答问题时,一边举手一边叫出答案......不管教师的教学多么有效,他都不时地需要处理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这对他们建立和维持教学的有效性是极其重要的。如若处理不当,轻者会由于教师的强制和学生的对抗导致当前学习活动的中断,重者会产生一系列的摩擦、敌对、挫折和相互憎恨。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要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受到影响,按照一定的方向去行动,最

2、好尽量少用命令的形式去提出要求。人的自尊心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它一旦得知别人想要干涉、控制自己,便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抵制的力量,不愿就范。如何有效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呢?本人认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暗示。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指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或行动产生影响,使其产生与暗示者相一致的结果。暗示的过程是一种双向心理交流的过程,暗示者不明确表示用意.用含而不露的方式影响他人,受暗示者则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因此人在接受暗示时,往往影响很深。一、语言暗示——心服口服语言暗示是教师教育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它能

3、春风化雨般的深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受到启发和诱导。如:一次考试时,我发现一名学生偷偷看了同桌的试卷,然后匆匆将自己的试题答案改了。当时我没有指出其作弊行为,而是在考完以后,若无其事地在黑板上出了这名学生做错的这道题,然后请他来做,这名学生认真思考以后做对了。我便微笑着说:“××同学现在真的会做这道题了。”这名学生的脸顿时红了,下课后他主动跑到办公室,要求在试卷上的这首题旁打个“×”。考试作弊表面上是蒙蔽老师窃取高分,而实际上害的是自己,小学生为各种动机驱使往往对这一点认识模糊不很清楚。这名学生在课堂测试中的作弊行为,我心知肚明,如果当场来个“狂

4、风骤雨”般的漫骂,我想并不能使这个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从此会背上一个抬不起头、憎恨老师的包袱。思考再三,我让他上黑板来做这道题,并用一句“××同学现在真的是会做这道题了”,点到为止,含蓄的批评了这名学生的错误行为,又保全了他的自尊。这名学生听后非常惭愧,但是他丝毫没有抵触情绪,深深体会到了老师照顾他的“面子”的用心。最后把改正错误的主动权交给了这个学生,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改正了错误。我们对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表现的学生,运用合适的语言进行意在言外的暗示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这样就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更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二、动作

5、暗示——无声胜有声除了语言的暗示外,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举手一投足等,都能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而且有时候这种非语言的沟通,即所谓“无言之教”,往往能收到意外的功效。它不仅可以辅助语言,且本身也可以表情达意,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教学手段。如,上课时教师正讲得兴起,发现一生酣然入梦。3如果勃然大怒,大声斥喝,不仅破坏了课堂气氛,还会让该生陷入难过、愤怒的情绪之中。不如轻轻拍醒他,指指书,告诉他现在该干什么。这简单的一指一拍,给学生带来的是宽容和理解。他会自责,并把自责转化成学习动力。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

6、情感上对教师有一种依恋心理,因此教师的眼神、表情、动作、体态等非语言行为所传达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往往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上课时有的学生不免会开小差,这时候,我们老师或者向他投去一个期待的眼神,或者给他做一个手势,或者轻轻踱到他身边停住,用这些细微的动作代替批评,既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做教师的千万不可忽视了神情、体态等的不可言传的暗示功能,一次凝视、一个微笑,摸一下头,拍一下肩,都能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鼓励和期待,收到无言之教的奇效。三、行为暗示——最有用的阳光直截了当的批评教育常是就事论事,它直接针对学生的

7、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可以收到一时之功效,但对学生的思想情境感影响不大或不深。在恰当的环境下,给学生以行为暗示能够起到语言及动作所不能表达的效果。如:一次,班内刚打扫完卫生,又有几位同学乱扔纸屑。我发现后,没有板着脸孔让学生捡起来,而是自己走过去弯腰把纸屑捡起。这无声的语言教育了全班同学,他们都立即动手把地上的纸屑捡起。这样反复几次,全班同学无形中就养成了一个讲究卫生,爱护班级荣誉的良好习惯。很多时候,学生的认识与行为是完全脱节的,他们知道有些事这样做是不对的,可不知什么时候就这样做了。产生的原因最主要是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因此它所需的是比说服教育

8、更有说服力的教育,教师采用了行为暗示的方法来教育学生,这种方法不直接指向学生的错误行为,但却通过老师示范性的行为力量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并最终促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