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ID:13805621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4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_第1页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_第2页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_第3页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_第4页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_第5页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_第6页
资源描述: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胃肠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0例胃肠肿瘤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9例,进展(PD)6例。有效率(RR)为50.0%(15/30),疾病控制率(DCR)为80%(24/30)。生存期为4~16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4.2个月。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蛋白尿3例,皮疹3例,高血压2例,便血2例。没

2、有发现血栓栓塞、胃肠穿孔、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贝伐珠单抗与化疗联合治疗胃肠肿瘤可增强疗效,有延长生存期的趋势,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肠肿瘤;贝伐珠单抗;化疗  肿瘤的药物治疗历史最短,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在已发现了50余种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药物。抗癌药物的合理应用,治愈了12种肿瘤,并使其他肿瘤患者延长寿命。由于新抗癌药物不断的发展,化疗与手术、放疗的辅助化疗,使肿瘤患者从姑息治疗向根治性治疗过渡。肿瘤化疗的预防正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例如用维胺酸治疗癌前期病变,都取得

3、了肯定的疗效[1]。本研究主要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0例胃肠肿瘤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0例胃肠肿瘤患者,其中结直肠癌25例,胃癌5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0~75岁,中位年龄48.7岁。7例有高血压病史,但治疗时血压稳定。  1.2方法本组患者均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贝伐珠单抗用量为5mg/kg,与FOLFOX或FOLFIRI方案联合,每2w重复,直至化疗计划结

4、束或病情进展,最少4周期,最多18周期,平均8周期。每周期治疗前常规行KPS评分,并检查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保证患者在无禁忌的情况下行下一周期化疗。每4周期治疗结束后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价疗效。  2结果  30例胃肠肿瘤患者通过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9例,进展(PD)6例。有效率(RR)为50.0%(15/30),疾病控制率(DCR)为80%(24/30)。生存期为4~16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4.2个月。与贝伐珠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为蛋白尿3例,皮疹

5、3例,高血压2例,便血2例。没有发现血栓栓塞、胃肠穿孔、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胃癌:在消化道肿瘤中占第1位。男性发病率较高,男女之间比例为2.3~3.6:1,以中年后发病多见。50~60岁最多,病因不明,可能与地理环境、种族、遗传、饮食因素等有关[2]。据报道,日本、智利、冰岛、奥地利、芬兰、匈牙利等国为胃癌高发地区,北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发病率较低。我国属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以甘肃省河西走廊、胶东半岛、江浙沿海一带为高。不同的种族发病率亦有差别,黑人发病率较高,A型血的人较B

6、型血的人胃癌发病率也较高。进食过多的盐、亚硝胺类化合物、油煎食物、熏制肉类、吸烟等也能使胃癌发病平均率升高。长期免疫力低下的人也较易得胃癌。而长期食用高蛋白饮食、蔬菜、水果、维生素C的人患胃癌率很低,可能是这些物质具有抗癌作用。  结肠癌、直肠癌也统称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男女之间的发病比例为2:1,发病年龄30~59岁。大肠癌在北美、西欧各国多见,排在肿瘤发病率的第1、第2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估计常与高脂肪饮食、结肠息肉及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3]。进食高脂肪饮食后,由于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可刺激较多的胆汁

7、分泌,因此进入肠内的胆酸、胆固醇量增加,在肠内细菌作用下,此两者的代谢产物可能与大肠癌发生有关,使患大肠癌的机会大大地增高。而以淀粉、蔬菜为主食的人,由于肠道排空快、肠内产生的致癌物质减少,大大地减少了大肠癌的发病率及结肠腺瘤、息肉的癌变。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可通过肉芽肿、急性或假性息肉阶段而发生癌变。大肠癌肿因生长部位不同可分为右侧结肠癌、左侧结肠癌、直肠癌、肛管癌。右侧结肠癌不易产生肠梗阻,故主要临床改变以大便次数和习惯改变为多见,全身消瘦明显。左侧结肠癌以慢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表现有腹胀

8、、腹部不适和便秘。直肠癌则以大便带血和大便变形为多见[4]。肛管癌以肛门疼痛,排鲜红色便血或大便失禁为多见。纤维结肠镜检查加组织活检是诊断大肠癌的主要手段,如果低位的癌肿,直肠指检一般多能发现,其他如钡灌肠等亦可作为诊断本病的辅助手段[5]。  进展期胃肠道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不甚理想,术后肿瘤复发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