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问”的策略例谈

数学教学“问”的策略例谈

ID:13918890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数学教学“问”的策略例谈_第1页
数学教学“问”的策略例谈_第2页
数学教学“问”的策略例谈_第3页
数学教学“问”的策略例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问”的策略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问”的策略例谈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生本教学并不是不再需要教师作用的发挥,那么,生本教学何所依存?当下最为流行的就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辐射式教学,那么教师设置怎样的问题,怎样提问,就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本文就这两个话题和大家谈谈笔者的看法,希望能对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一、问题设置的两个把握1.把握好难度关于问题难度的设置,我们经常拿猴子摘桃子来进行形象的比喻,“跳一跳,够得着”.这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富含教学哲学,设置的问题需要学生“跳一跳”,意味着问题不应该停留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不能肤浅,应

2、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但又不是难以切入的,是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相近,但稍有难度,学生经过思考后答案是能“够得着”的.也就是以学生的具体学情设计问题的基点.从心理学分析,维果茨基将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了划分,分为“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这三个层次.学习是从“已知区”逐步走向“未知区”,认知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课堂提问也应具有渐进性,停留在“已知区”问题太过容易,学生的兴趣难以被激发;如果问题设置在“未知区”则太难,学生无从下手,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教学还是重走机械灌输式老路.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提问应从

3、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上进行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分析一些,但问题又不能独立地完全解决,进而引发认知冲突,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生成.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探究对数换底公式时,如果直接提问“对数怎样换底?”显然是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笔者从学生熟知的问题出发进行了如下的问题设计.问题1:请用你掌握的知识来比较一下各组数值哪个更大些?并说明原因.(1)log29与log280;(2)log35与log32.问题1的两组数的比较,前者学生从y=log2x是定

4、义域内的增函数出发能够顺利地比较出log29>log280;但是对于后面一组,学生从原有的认知出发,几经尝试,无法比较.在学生无奈之时,笔者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了调查.问题2:为什么前面一组可以比较,而后面一组无法直接比较呢?大多学生能够回答出前面两个对数同底,可以直接比较出来,由于后面一组的两个对数不同底所以无法确定.这个看似轻描淡写的对话,却说明了学生已经注意到底不同这个环节,于是,笔者的问题自然生成.问题3:要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要同底,那么后一组两个对数的比较是不是可以将两数化为同底,应该如何去化呢?笔者

5、这些提问都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进行设置的,最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自发地生成急于探索问题的强烈欲望,为进一步探究作好铺垫.2.把握好顺序《学记》中的“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道破了教师问题设置的策略性,由易到难、逐步击破,有序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具体做法上可以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依据教材特点将教学重点或一个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递进式小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串接成链,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二、问题实施的两个策略提问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能动性的重要阶段,好的提问策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6、笔者认为提问的策略涉及以下两个方面.1.抓住发问的时机,清晰发问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外部因素,但是却能够起到激发内因的作用,实践经验表明,抓住发问的时机清晰地发问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问题的作用.那么提问的最佳时机在何时呢?笔者认为是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力”之时、“口欲言而未能”之际,此时提问能够有效地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进入“愤”、“悱”状态.2.关注每个学生,分层叫答教学应面对全体学生,首先就要求课堂叫答应关注到每个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问题的思考之中,并在问题回答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尤其对困难

7、生是最容易受提问忽视的群体,不仅仅要适当地降低问题的难度,必要时为了让其听清楚问题还应再复述问题,在其思考时予以一定的点拨,留足时间让其思考,等他们回答正确后,及时地予以肯定,帮助他们逐步确立回答问题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总之,“设置问题是教师提问成败的关键,是有效课堂提问的基础”.在新课程逐步深化的今天,我们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关注课堂提问这个重要的环节,借助于成功的提问,打造高效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