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一)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一)

ID:13928871

大小:39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一)_第1页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一)_第2页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一)_第3页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一)_第4页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一)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概念2.根据概念先找直线射影后确定线面夹角从而熟练求解直线和平面所成角3.培养化归能力、分析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等4.培养立体感、数学美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特别是立体几何的兴趣教学重点:线面夹角的概念及利用概念分步求夹角教学难点: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概念及的应用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内容分析:  本节有三个知识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两平面垂直的性质要求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距离的概念

2、并能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正余弦定理和向量代数方法计算有关的角和距离了解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和计算在学生已初步掌握向量工具的基础上,可用向量工具解决立体几何中的一些较难的问题,一方面可进一步显示向量工具的威力,另外也为解决空间的度量问题找到了通法,减少学生学习度量问题的困难过去学生解这类问题,主要方法是构造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求解这种解法需要对图形进行平移、投影等转化技能,而且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技巧实践证明,没有向量工具,学生求解这类问题比较困难有了向量运算工具,很多较难的空间计算问题,就有了统一的方法求解、但如果全用向量处理夹角

3、相距离问题,虽有通法,但有时在解决一些较难问题时,运算量较大并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同样会有困难所以在教材具体编写时,不是都用向量计算方法,有些直接使用勾股定理和三角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再使用向量方法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平面几何中,点、线段在直线上射影的概念及性质:2.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和直线在平面内)二、讲解新课:1斜线,垂线,射影⑴垂线自一点向平面引垂线,垂足叫这点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这个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这点到这个平面的垂线段.⑵斜线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斜线

4、和平面的交点叫斜足;斜线上一点与斜足间的线段叫这点到这个平面的斜线段⑶射影过斜线上斜足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足和斜足间线段叫这点到这个平面的斜线段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在平面由射影是一条直线直线与平面垂直射影是点斜线任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一定在斜线的射影上2.射影长相等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中⑴射影相交两条斜线相交;射影较长的斜线段也较长⑵相等的斜线段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射影较长⑶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都短⑴OB=OCÞAB=ACOB>OCÞAB>AC⑵AB=A

5、CÞOB=OCAB>ACÞOB>OC⑶OA

6、θ角,且a与a相交成j1角,a在a上的射影c与b相交成j2角,则有用几何法研究:在平面a的斜线a上取一点P,过点P分别作直线c、b的垂线PO、PB,垂足为O、B连接OB,则OB⊥b.在直角△AOP中,.在直角△ABC中,.在直角△ABP中,.所以所以成立用向量运算研究:如图,是平面的斜线,是斜足,垂直于平面,为垂足,则直线是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设是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且,垂足为,又设与所成角为,与所成角为,与所成角为,则易知:,又∵,可以得到:,则同样可以得到:平面的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所成角中最小的角

7、;三、讲解范例:例1如图,已知是平面的一条斜线,为斜足,为垂足,为内的一条直线,,求斜线和平面所成角解:∵,由斜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定义可知,为和所成角,又∵,∴,∴,即斜线和平面所成角为.例2.如图,在正方体中,求面对角线与对角面所成的角解法一:连结与交于,连结,∵,,∴平面,∴是与对角面所成的角,在中,,∴.解法二:由法一得是与对角面所成的角,又∵,,∴,∴.说明: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一般方法是先找斜线在平面中的射影,后求斜线与其射影的夹角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公式求线面角显得更加方便解法三: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计算例3.已知空间四边

8、形的各边及对角线相等,求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解:过作平面于点,连接,∵,∴是正三角形的外心,设四面体的边长为,则,∵,∴即为与平面所成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