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教学设计

《天窗》教学设计

ID:14012599

大小: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天窗》教学设计_第1页
《天窗》教学设计_第2页
《天窗》教学设计_第3页
《天窗》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天窗》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窗》教学设计学校:北流市南园明德小学姓名:顾晓敏年级:五年级教学素材:《天窗》揭示课题,(3′)初读课文(8′)再读课文(8')细读体会(15′)拓展积累(6')概况针对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理解编排目的的同时,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欲望。)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文中的词语,既形象生动,学生们欢迎;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与渔”。为学习文

2、本奠定基础。)在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位,恰倒好处的突破了文中的重难点,同时也教给了学生读书、理解的方法。)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目标: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课型方式: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形态:标准课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天窗》。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3、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什么是天窗?这个问题

3、读课文。4、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   5、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互相纠错正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3.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4、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唯的慰藉。” 2.问: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4、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的那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慰藉”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安慰。也就是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疾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惟一的心灵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进而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5、体会孩子被唤回时的失落,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了失去的快乐。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板书设计                天窗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看(仔细观察)想(合理想象)教学反思《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课文语言优美,内容通俗易懂但蕴含深刻。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了“以学定教,以读为本,读练结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解决问题,能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实际。一堂课书声朗朗,效果较好。  为什

6、么说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抓住课文中这一中心问题,我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品读,让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引导学生把感受通过朗读展现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交流,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把课文读出感情。学生读书热情高涨,通过读书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了朗读能力。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更能训练学生语言的积累,从而唤起学生与课文的共鸣。教学中我还多次采取两种方法:其一,可以让学生读书提问,然后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其二,学生自读课文批注,然后交流学习体会,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差异、取长补

7、短、理解课文。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前沿,教师的讲课粗略了,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增加了,思考和口语表达的机遇增多了。同时,这堂课下来,我领会到了教学时要渗透体现写作。课文中“想象”部分是重点,学生通过去掉“想象”部分对比阅读体会到了“想象”在生活和写作中的作用,但这还是表层的理解。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加练笔的环节,让学生看天窗,思考通过天窗还可以看到哪些景物,由此你能想到什么?用笔写下来,这是对“想象”的学有所用,是深层的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