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等值线图判读

专题十三 等值线图判读

ID:14076437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专题十三 等值线图判读_第1页
专题十三 等值线图判读_第2页
专题十三 等值线图判读_第3页
专题十三 等值线图判读_第4页
专题十三 等值线图判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三 等值线图判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十三等值线图判读〖主干知识整合〗1.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1)判读规律:①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②疏密程度:密集——

2、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如果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表示陡崖。  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1)d(x为相交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注意:如果两侧相交的等高线条数不一致,则按数值大的计算③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

3、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由山顶指向山底的短线)(2)实际运用:①与气候结合: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100m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C、盆地不易散热,多云雾,光照较弱,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②与河流水文结合: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水库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③与地区规

4、划结合:A、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水库坝址宜选在其河流出口处的河谷、山谷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库容大,而且修坝工程量小,投资少,蓄水多。还应考虑库区移民任务小,耕地淹没少。B、工厂区位的选择——需从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工厂宜建在地基坚实,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并接近河流等水源地。C、确定交通线路——一般情况下,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一般在两条等高线间

5、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地段。D、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海拔、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坡向,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2.地形剖面图判读方法:(1)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2)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3)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

6、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画法: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下图的垂直标尺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即得到该剖面线上的地形剖面图。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画图步骤:①确定剖面线的位置(一般选取能体现图示区域内地势起伏状况和地形区分布情况的剖面线)。②确定比例尺,包括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一般和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则要视地势起伏状况而定)。③在剖面图上描绘等高线图上剖面线与各等高线、河谷的交点的

7、位置及其高程(或将剖面线与各等高线、河谷的交点投影到剖面图上,如上图)。④在剖面图上把各交点的高程用平滑曲线联接起来,并在剖面线下面图画阴影。⑤最后作一些必要的注记。『注意』①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要基本掌握②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③我国西部沿87°30′E的地形剖面图④美国地形剖面图⑤沿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⑥沿南纬30°某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⑦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3、等温线的判读:目标:根据等温线的变化情况,判读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1)

8、、判读规律:①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②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2)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凸高值低,凸低值高”规律)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冬夏季节、海陆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