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oc

关于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oc

ID:14091082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关于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oc_第1页
关于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oc_第2页
关于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oc_第3页
关于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oc_第4页
关于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论文关健词]生态哲学 课程生态观 教师角色  [论文摘要]课程生态观是新时期人们审视与反思课程发展的一种观念的变革,它充分考虑了人与课程的关系,并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宗旨。课程观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相伴,在教师由领导者向看护者、局外者向参与者、教育者向学习者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更多教育观念的转变,特别是课程观的转变,它对课程的实施、教师角色的转

2、变影响极大。课程改革的趋向之一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各方面能力特别是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确立课程生态观,并以此为基点,转变教师的角色,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课程生态观的理念  课程生态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所谓生态,其着眼点必然是面向未来的发展,因此生态课程的设置应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和持续发展。  (一)对生态哲学理论的借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学在经历了从创立到成熟,从传统生态学到现代生态

3、学的变化之后,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生态哲学。[1]生态哲学是人类进入新时期所应持的哲学观念,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给我们提出的哲学课题。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及生态危机给我们提出了严重的警告,人们必须转变观念,给以从生活层面上升至哲学层面的关注。这些严重的生态危机、生存危机使生态学和课程理论的结合成为必要,而生态学及其相关哲学、心理学等理论为我们化解危机、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新思路。从生态学角度思考课程问题不但有利于促进课程理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持续和全面的发展。这种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生态学意义上的

4、世界观,“它的主要特点是,从‘反自然’的哲学走向尊重自然的哲学,或者,从统治自然的哲学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2]课程生态观是新时期人们审视与反思课程发展的一种观念的变革,它充分考虑了人与课程的关系,并且必将为课程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最终也必然会促进人的极大发展。  (二)课程生态观的基本涵义  现代生态观要求人类把自己界定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共存的一部分,而不是改造、征服等居高临下的尖锐对立,因此应以生态哲学的视角审视今天的课程改革。“生态主义课程目标致力于充分自由和完全解放的公民的培养,注重课程目标一致性与

5、差异性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以及课程目标的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统一。”[3]课程生态观要求课程应当关注生命、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的持续发展。5  1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即不仅要关注身体的健康,而且要培养人健全的心智与完满的人格,让学生学会与自然共处,充分领悟和体验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生态哲学要求我们尊重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人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更应得到尊重,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课程生态观就是以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为价值预设的。个体蕴藏在生命本质之中,

6、通过生命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教育的本质即是与生命同在。课程的设置不能单纯以传授知识为唯一重点,而要使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生命的成长、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程的发展也应是动态的,其动态性的特征能够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能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生命体,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个性,尊重生命,即尊重个性。窒息生命、压抑生命必然表现在对个性的束缚上,因此体现人文情感关怀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向。“课程生态观必然要谋求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科学课程的整合,使自然科学课程渗透伦理精神和审美体

7、验,而人文科学课程中也渗透着科学精神和理性的光辉。”[4]  一个孩子并不仅仅是名册上的一个数字、一个好学生或坏学生,在算术上或在语法上没有才能的学生,他首先是一个具有个性的人,他有自己的心灵、他的社会学意义,他在一系列事物中的地位,他的冲动和抑制,有些道路向他开放,而有些则对他封锁。[5]在生态课程中,课程的设置不应有利于部分人的发展而妨碍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它应切实地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应具有整体性与和谐性,认可个人“生命感受”的存在,并能够挖掘人的全部生命的内涵与意义。课程生态观

8、必然是以养成学生完美和谐的个性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为宗旨,并最终达到适应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的目的。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重返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是当代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关系到21世纪教育的成败与人类自身的命运。”[6]设置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完整、系统的知识能力,获得持续的成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