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

ID:14110934

大小: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本信息课题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作者及工作单位教材分析《囚绿记》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写景精美,情味浓厚,具意蕴深,语言美的特点。阅读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者所描述的美景。对文中精彩的语句可做一些圈点批注,写下心得。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已初步具备了阅读散文的能力,对相应的句子都有自己的感悟与思索。但该篇文章作者在写景叙事的过程中还或隐或显地表达了感受、感觉,这些感受感觉是与写景状物相融合并贯穿课文始终的,学生不易理解到这个层面,所以要知人论世,介绍背景,加深感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探究文章主

2、题,在多元解读中感受作品的生命力。2.过程与方法:品读文章的优美语句,注重审美体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的民族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品味语言把握情感。2.难点:体会作者深刻的孤寂与不屈的精神。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三.整体感知四.品读悟情板书小篆“囚绿记”, 一般囚人、动物,而本文作者囚绿,观绿之篆体,易想到贺知章——  绿,是生命、希望的象征,作者囚之并记之,一起学习《囚绿记》。同商圣范蠡同名,管窥蠡测之“蠡”,瓢之义,瓢舀水,故字“圣泉”,

3、散文家、翻译家,译著哪些作品呢?1.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过渡:题目为“囚绿”,文章第几段写道囚绿?那在这之前之后作者又有怎样的行为呢?2.写出作者囚绿前与囚绿后的行为。(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色?请以作者口吻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向“绿”表白。(请选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我欣赏你,因为你--------------------------------我喜欢你,因为你---------------------------------过渡:一句句真情告白,让我们读到作者对绿的深深喜爱,那常春藤在作者的这份浓浓爱意滋养下必然是茁壮成长了吧?3.

4、找出文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句子。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集体回答“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俄国屠格涅夫之《罗亭》及英国笛福之《鲁滨逊漂流记》阅读,回答:作者叙述自己在北平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赏绿,囚绿,放绿,思绿。我欣赏你,因为你是生命,是希望,是慰安,是快乐。我喜欢你,因为你在雨里有淅沥的声音,婆娑的舞姿。我欣赏你,因为你是葱茏的爱和幸福。1.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2.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5、。3.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了柔绿,变成了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4.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象形地直观地感悟“绿”,并激发学习本课文的兴趣。活学活用,积极思考 宏观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高度概括的能力。五.思想升华1.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探讨自己的体会。2.总结课文,归纳主旨。都朝原来的方向。3.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了柔绿,变成了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4.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

6、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回答:绿象征生命、希望,象征光明、自由和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表达作者对光明自由的向往之情。《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文字。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讲述了他孤旅生涯中的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通过窗前的一株不屈于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写,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学生通过对绿之赞美句的找寻,凝练酝酿情感,扣动心灵最深处的音弦,与作者产生深深的共鸣。板书设计  囚绿记赏绿囚绿放绿思绿观伸须展叶忘不快记忆润等焦之心饰简陋房间慰抑郁之心燃希望之情“七七”事变起提前南归去开释不屈囚想圆窗绿友怕见面生疏喜悦

7、满足爱绿至极点明主旨惦念牵挂顽强抗争向往光明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对学生的评价不可空洞性地说“好”“很好”,必须指出好在哪里。对不太标准的回答亦不可迁就学生,有问题就及时指出,帮其改正。当然,也该因材施教。比如学生照搬参考书回答问题这一情况,如果该学生是出于懈怠不思考,那老师要严厉批评;如果是用尽全力学习依然吃力的差生,老师则该鼓励打劲“若能加入自己的思考就更好了,”切不可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至少,此行为表示学生对老师的问题是有反应的,有作为的,正确引导即可。 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