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导学案

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导学案

ID:6429483

大小:4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13

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导学案_第1页
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导学案_第2页
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导学案_第3页
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导学案_第4页
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囚绿记》导学案【大成目标】(目标解读、课堂组织2分钟)1.通过学习,了解写作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与绿藤的故事片段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2.通过对本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重点)3.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难点)【使用说明】1、基础案通过学生在课后上网和到图书室查阅的结果,在上课时

2、课内学生相互沟通交流之后可以完成;2、升华案在预习基础上先总体把握课文内容,再重点研读一二自然段,注重对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3、巩固案要求当堂完成前2个小题,其余内容课外完成,并在下节课做交流;4、建议一课时。基础案(8分钟)根据预习,同学交流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1、了解作者(由同学们在交流中相互补充)温馨提示: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

3、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诵读课文1、字音过关:(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急不暇择(  ) 移徙( )  淅沥(  ) 葱茏(  )答案:ixiaxǐ xīlì cōnglóng  2、诵读课文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在读课文中体会作者的语气、心境、思想灵魂(在读的过程中先由教师指导)5接着由学生小组讨论诵读的感受,在读的过程中要多种诵读相结合,并完成下列练习:(依据课文内

4、容填空)⑴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依旧(),依旧()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⑵它渐渐失去了()的颜色,变成(),变成();枝条变成(),变成(),好像病了的孩子。升华案(20分钟)精读课文,独立完成练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分组展示。研读课文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阅读指导:自读、圈划。①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②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

5、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③质疑。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2.提问任务一全班交流后明确: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浪又一浪地把爱绿色生命的心潮向前推进。3.刚才你在快速阅读时,哪一段或哪几段最打动你?我们来读一下,好好品味。阅读指导:个别读(说明理由)、散读、全读

6、。阅读指导:作批注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4.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对绿——一株常春藤这么爱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①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②面对挚爱的绿,作者有怎样的体验与理性思考呢?学生自读、思考、圈划、批注。阅读指导: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深化感悟。在交流中明确概括绿特点的词语,形成板书。应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烽烟四逼”。蓬勃绿向阳固执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学生小结: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

7、;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5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吗?学生回答:不!还有更深一层的思想,绿有它的象征意义。5.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提示:由绿的特点,从作者的体验思考联想一下。全班交流中明确,形成板书象征生命、希望向往光明、自由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6.学生小组小结: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古诗词中就有不少写“绿”的名句,能背几句吗?(学

8、生背诵,谈自己的理解。)这些诗句中写到绿,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传颂。绿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