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1)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1)

ID:14259407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7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1)_第1页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1)_第2页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1)_第3页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1)_第4页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1)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1)力透纸背——林散之草书精品《自作诗秋思》赏析●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王罡赏析提要:从数千件作品中选出近500件佳作,经过反复论证,最后精选出180件,草书《自作诗秋思》就是其中之一。作品中锋用笔,瘦劲苍遒,力透纸背,两次著录。林散之先生的草书《自作诗秋思》,立轴,1979年作。尺寸为135×34㎝,约4平方尺。落款散之,印有“江上老人”(白文)、“大年”(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裱工精细,品相九五。正文内容是:案上诗书常乱叠,重重叠叠似瑶台。6秋前何事墉如此,为有宾鸿久不来。欣赏

2、林散之的草书佳作,不能不提“力透纸背”,这里先讲一个“力透纸背”的故事。1973年9月24日,冯仲华先生去看望在南京工人医院住院的林散之老师,林散之先生将自己在医院写好的一首七律诗《辛苦》写成了小斗方送给他,并叫他回去好好读一读。《辛苦》一诗是写在夹宣上的,裱画师装裱时,揭成了两张。林老看到时,认为第二层和第一层的效果差不多,便叫冯仲华在第二层上补盖了自己的印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力透纸背”。大字容易透,墨多容易透,《辛苦》小斗方是小字,而且用墨不多。更为可圈可点的是,这里不是只有几个笔画、几个字“力透纸背”,而是一首诗全部“力透纸背”,

3、透得是那么均匀,透得是那么清晰,就跟复印机复印的一样。何谓“力透纸背”?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在《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中说:“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清代赵翼在《瓯北诗千方百计·陆放翁诗》卷六中讲:“意在笔先,力透纸背。”“力透纸背”6说的是书法中的中锋用笔,就是说在书写时,笔尖始终保持在线条的中心位置,是书法大家通过长期实践所呈现出来的强大的内在力量。正如汉代大书法家蔡邕说的那样:“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在宣纸上呈现的墨像是:墨迹向两边洇渗的宽度均匀。清代书法家刘煦载提出“逆入,涩行,紧收”的观点,比较好地概括了达到“力

4、透纸背”的路径。详细地说就是下笔时用逆锋,中间运笔时涩行,到笔画的末端收笔时用回锋。林散之先生一生坚持悬腕中锋放笔,要求学生也是如此。有一次,庄希祖拿了自己的书法作业请老师点评。林老看后便说,手腕要悬起来,要用中锋。庄希祖先生听后十分震惊,心想:他又没有看到我写,怎么就知道我的手腕没有悬空?!真了不起!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要成为一个书法家,连手腕都不能悬空,又怎么能行呢?从此,庄希祖先生坚持悬腕写字,中锋用笔,书法技艺大进。这幅草书《自作诗秋思》是体现“力透纸背”的典范之作。无论是直笔横下,还是横笔直下,转动灵活,生机勃发。腕不着案,凌空取

5、势,很多细小的笔画虽然细若游丝,却极具力量,笔笔如铁钩银画。请看第一行中的“案”、“诗”,线条厚实,内涵丰富。第三行的“为”、“有”,特别是“有”中的最后一画,看特写将更加清楚。“草圣”林散之大笔如椽,笔力千钧,极具穿透力。“事”、“此”6等字,看上去用墨不多,但是墨已透过纸的背面。如果我们把这幅作品反过看,或者反过来对着光,就会看到作品的背面有不同的墨迹。林散之中锋用笔的作品一定会透,而且透得匀称。1997年9月,古吴轩出版的《林散之书法集》中的后记这样写道:“从经眼的数千件作品中选拍了近500件佳作,并经反复论证,最后精选出林老24岁

6、至逝世前的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的作品180件,精印成《林散之书法集》。”《自作诗秋思》是其中的一件,可见,这幅草书作品是精品佳作。说草书《自作诗秋思》是精品,还因为与《林散之书法选集》中的同类作品相比,这幅作品更好一些。《林散之书法选集》是林散之先生在世时出版的,是林散之所有书法作品集中最具权威的一本,入选的作品都是林散之先生亲自审定的不同时期的精品。《林散之书法选集》中的第56页、78页、80页、92页中的4幅作品与草书《自作诗秋思》为同一时期,相比之下都没有这幅作品写得出彩。草书《自作诗秋思》先后两次权威出版。一次是1997年9月,《林散

7、之书法集》第123页,古吴轩出版社。一次是2012年5月,《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第91页,文物出版社。相关链接:6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3)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4)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5)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6)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7)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8)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9)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0)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1)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2)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3)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4)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5)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6)

8、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7)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8)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19)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0)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2)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23)6王罡:林散之草书赏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