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欠发达地区“三农”发展及农村义务教育

浅析欠发达地区“三农”发展及农村义务教育

ID:14296511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7

浅析欠发达地区“三农”发展及农村义务教育_第1页
浅析欠发达地区“三农”发展及农村义务教育_第2页
浅析欠发达地区“三农”发展及农村义务教育_第3页
浅析欠发达地区“三农”发展及农村义务教育_第4页
浅析欠发达地区“三农”发展及农村义务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欠发达地区“三农”发展及农村义务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欠发达地区“三农”发展及农村义务教育  摘要:本文根据欠发达地区县乡财政比较困难的实际,提出加快完善适应分税制要求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在财政支农及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责任。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财政支持;支农;农村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近年来,欠发达县乡财政风险较重而且越来越重,已经成为妨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本文就县乡财政支农和农村义务教育方面问题加以探讨。  一、加快完善适应分税制要求的转移

2、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  1.除少数发达地区外,鉴于县乡财政风险问题的普遍化和不断发展态势,建议在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按因素法确定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数量和比重,借此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以适度弥补以欠发达地区为主体的县乡财政的收支缺口,缓解县乡财政风险问题。  2.审慎评估各项新政策对县乡财政风险的影响,配套实施部分转移支付措施。结合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等新政策的出台,实施配套性的部分或全额转移支付措施,避免因此导致的财政支出增加超出县乡政府的承受能力。  二、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在财政支农方

3、面的投入责任  在多数地区特别是宁夏南部山区,由于财政困难较大,县乡政府在总体上已经无力支持农业,这种状况不是短期内可以根本改变的。因此,在切实保障政府财政支农总投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近中期内,要采取务实的态度,明确财政支农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地)市县乡政府为辅的格局。具体地说,就是要在清晰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农事权的基础上,明确要求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农投入,成为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支农总投入的主体。明确这种格局,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实促进国家财政支农能力的稳定增长。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各级政府相互推委财政支农的责任,导致财政支农行为

4、难以真正地付诸实施;另一方面,避免因县乡政府财政支农能力的虚假增长,而影响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通过财政支农缓解“三农”问题,在总体上是一项外部性很强的活动。明确财政支农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体,既是对现实的客观认同,又是“三农”问题的强外部性特点所要求的。当然,近中期内,明确财政支农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地)市县乡政府为辅,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县乡财政支农能力的薄弱状况听之任之。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根据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积极培育县级政府的财政支农能力、强化各级政府之间在财政支农方面的责

5、任分工,仍是非常必要的。  三、加强中央及省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责任  农村义务教育具有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素质的作用。义务教育的普及及其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还可以改善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生活习惯,提高社会的文明水平。因此,农村义务教育是惠及全社会的事业,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的作用。今后,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空间的扩大,将会使农村义务教育的受益边界进一步拓展,从流出地拓展到流入地、从以农业为主拓展到以工商业为主。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以县乡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不仅会使县乡政府不堪重负,还会加剧农村义务教

6、育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性。因为,在县乡财政以农业税费为重要来源的背景下,以户籍地县乡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实际上形成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成本主要由农业、由流出地(户籍地)承担的格局。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空间的扩大,工商业和流入地将越来越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受益者。鉴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在总体上存在着从农村向城市、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前述不同地区之间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性,实际上也会转化为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农村相对于城市在成本——收益上的不对称性,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主要承担农村义务教

7、育的成本,发达地区和城市则主要分享农村义务教育的收益。显然,这种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格局是不合理的。  当前,在多数地方,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鉴于县乡财政的严重困境,农村义务教育如果继续实行“以县为主”或“县乡为主”的投入体制,不仅不利于缓解日趋严重的县乡财政困难和财政风险问题,还会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可持续性。道理很简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县乡政府不可能在自身都难以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长期依靠负债来维持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县乡政府在政府人员工资都难以保证的情况下,要长期保证教师工资的优先发放,实在是勉为其难。目前,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工资发放

8、的责任由乡镇上移到县,实际上增加了形成县级负债和财政风险的可能性。有些县(市)把教师工资的管理权收归县级后,用于发放教师工资的财政支出,主要来自各乡镇向县财政的上解收入。这种做法实际上并没有减小出现乡镇财政风险的可能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