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教案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教案

ID:14309193

大小:4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7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教案_第1页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教案_第2页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教案_第3页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教案_第4页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l中学教考网www.zxjkw.com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基本知识:   铸铜、冶铁、炼钢技术及成果;丝织的发展历程技术进步的表现;棉花种植的推广、黄道婆传播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及其发明;陶瓷技术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瓷的特征。官营手工业的兴衰及特征,私营手工业的曲折发展。二、能力与方法:⒈读懂原始文字资料、图片,以此加深对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理解;⒉通过对冶金、纺织、陶瓷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历史悠久,素称发达”;⒊掌握官营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和官营手工业的衰败与私营手工业发展的辨证关

2、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⒈归纳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成就,使学生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⒉结合教材插图,了解我国手工业相关的文物,知道爱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职责。⒊理解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一生产力发展促进新生产关系产生的价值判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冶金业、纺织业、制瓷业的成就。难点是: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官营手工业的消长。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下自主思考探究教学过程(一)课前探究:⒈要求学生对文中方框内的材料和小字部分的阅读,初步理解“块炼铁、生铁、块炼钢、炒钢、铸铁脱碳钢、灌钢

3、法、缂丝等技术和概念,掌握陶、瓷的关系。⒉从网络搜索不同时期的瓷器,了解瓷发展的历程。(二)导入设计:教学导语你知道中国英文名称CHINA的来历吗?说明了什么?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第7页共7页l中学教考网www.zxjkw.com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昌南”的读音,昌南即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说明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设计意图当今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任重而道远。导入语从中国英文名称来历入手,使学生感受古代中国手工业领先世界,既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增强

4、学生的时代紧迫感和责任感。(三)师生互动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⒈冶铜技术⒉冶铁与炼钢技术情境营造金属冶炼是生产力显著进步的标志。它是我国较早形成的手工业部门,它经历了由冶铜到冶炼铁的历程。问题1:什么是青铜?青铜时代是何时?我国青铜文明的辉煌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来?参考: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因颜色青灰被称为青铜。指从夏(二里头文化、公元前21世纪)到春秋末(公元之前5世纪),历时15个世纪。辉煌表现在: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如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数量多;种类齐备(有礼、兵、乐、饮食器、生产工具);技术精湛。如《周礼·考工记》的所载“

5、金有六齐”。问题2:《周礼·考工记》载“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说明了什么问题?参考:说明商周时期铸造不同的青铜器,有不同的配方,反映了商周青铜冶铸技术的高超和成熟。问题3:我国冶铁炼钢始于何时?其技术进步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些技术具体做法怎样?由铁到钢其原理是什么?参考:春秋。技术进步:冶铁经历了由块炼铁到生铁的进步。炼钢经历了春秋时的块炼钢到西汉的炒钢、铸铁脱碳钢,再到北朝的灌钢法的进步。具体做法由学生回答。原理是改变铁的含碳量。含碳量低了的

6、增碳,含碳量高了的脱碳。问题4、金属冶炼的燃料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煤的使用是冶金史上的一大飞跃?参考:由木炭——煤(汉代开始使用,北宋普遍)——焦碳(南宋始、明流行 )。因为煤的火力远胜木炭。炼的钢铁硬度、质量大大提高。 知识拓展: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第7页共7页l中学教考网www.zxjkw.com1、 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铁器。它们的形态有什么差异?为什么?我们应怎样看待这些出土的文物?参考:青铜器精美,铁器锈迹斑斑、丑陋。因为铁易氧化生锈不易保存。出土的文物是我国先人聪明才智的证物。反映了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高

7、超,我们应珍惜爱护。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煤的使用你是怎样认识的?参考:煤的使用提高冶金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延缓水土资源的破坏,有利农耕生产。但煤的使用造成大量有害气体污染了环境。知识小结表格 春秋汉代南北朝块炼铁 生铁,即铸铁块炼钢 炒钢铸铁脱碳钢 灌钢法800~1000度1150~1300度将块炼铁反复加热锻打,挤出杂质,并与炭火接触中增碳变硬。生铁加热,撒入矿石粉,不断搅拌,降低含碳量以使之接近钢或熟铁。优点是:工序简单、质量高。将铸铁(生铁)件退火脱碳而成为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冶炼技术。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

8、熟铁上以改变碳分。该法制钢硬度高、性能好,是古代最先进的技术。海绵状固体液态杂质多,含炭量低,质软,只能锻打。杂质少,质地脆硬,可浇铸成型。情境营造        吃饭穿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当今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