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观叶文化探究

我国古代观叶文化探究

ID:14456337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8

我国古代观叶文化探究_第1页
我国古代观叶文化探究_第2页
我国古代观叶文化探究_第3页
我国古代观叶文化探究_第4页
我国古代观叶文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古代观叶文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古代观叶文化探究王琪于晓南(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摘要: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有关观叶文化进行了归纳总结,分别从叶的色彩、形状和声响三方面做了介绍,通过阐述观叶文化的表现意义,为今后观叶植物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打下基础。关键词:观叶植物;植物文化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从3000多年前殷商时期的“囿”和“台”开始,经过历代王朝的兴衰演替和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1]。园林植物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不仅为古典园林创造了宛自天开的自然生境

2、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它还是营建动人心弦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物质材料,同时园林植物也承载了许多文化内涵与情感因素。观叶植物,不似花开有时、花落有期的花木,它们在一年四季都给人清新雅俗、赏心悦目的感受,因此深受我国古代人们的喜爱,由此衍生出的观叶文化也丰富多彩。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古代观叶文化的类型及表现意义,强调园林中日益被忽略的植物文化,以期对我国现代园林植物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1.我国古代观叶文化概述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植物是人们赋予人格比拟的主要对象,以及托物言志时常常使用到的媒介[2]。植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繁多

3、的种类、四时多彩的变化和迥异不同的形状,因而也就激发了古代文人千姿百态的艺术联想,透过植物被赋予的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成为了解我国古代园林文化的重要途径。我国素有“书画同源”之说,作为蕴含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自然也是一脉相承。中国古典园林的美是一种艺术意境的美,它通过具体的园林形象来传达深远飘渺、耐人寻味的情调氛围,使人睹物会意、触景生情,从有限的空间环境中感到无限丰富的意趣。而园林植物就是营构自然美、创造山花鸟语之间那种朴素气息的不可或缺的具体“园林形象”。这种采用诗画艺术习用

4、的比拟、联想等艺术手法,借植物的自然生态特性赋予人格意义,从而表达人的思想、品格和意志的手法,就产生了中国园林植物景观独有的文人风格。8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按观赏特性来说,主要分为观姿、观花、观叶、观果、观干和观根六种类型[3]。我们今天所说的观叶植物,一般是指拥有姹紫嫣红叶色、变化万千叶形或四季长青,可做室内装饰或点缀风景的一类植物。然而实际上,观叶植物并不局限于此,因为观叶的“观”不只是指视觉上的享受,人们还可以从听觉上得到美的满足,“雨打芭蕉”及“风起松涛”便是有力的证明。叶子作为植物整个生长季中出现时间较长的部分

5、,自古以来就受到历代文人的吟咏,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中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秋日枫叶的著名诗句,而以观叶植物作为情感载体的例子也俯拾即是,如《小雅﹒天保》有“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4]的比兴手法,借松柏的繁茂赞美人的坚强不屈。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观叶文化不仅是自然的映像,而且还具有诗情画意的底蕴和富有哲理的人文精神。2.叶的观赏特性与观叶文化2.1叶的色彩人对于色彩的感知度较高,因此从观叶的角度来说,叶的色彩就显得格外明显。就目前国内的分类来看,根

6、据叶的色彩可将植物分为绿色叶植物和彩叶植物。从广义上说,凡在生长季节可以稳定呈现非绿色(排除生理、病虫害、栽培和环境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的植物都可以称作彩叶植物[5]。而根据色彩在叶面上的分布和观赏期,彩叶植物又可分为春色叶、秋色叶、双色叶、常色叶和斑色叶5大类[6-7]。绿色叶植物最为普遍,然而在我国古代观叶文化中最常被描绘的却只有几类植物——松柏、竹子、芭蕉和荷花,并且通常将它们表达的意蕴与诗画作者的情操联系起来。北京戒台寺有棵名为“九龙松”的古白皮松,明代有诗赞曰:“宝树倚晴峰,婆娑月影重;叶深藏观鹤,枝老作虬

7、龙。拂殿青荫合,凌霜翠色浓;山僧时向客,聊尔说秦封。”[8]拙政园的得真亭有黑松几棵:“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9]借雪中松柏叶色的苍翠,象征主人的坚毅品格。竹为“三教”共赏之物,元末明初张羽所作的《深竹亭记》中,竹在下雪天是“琅开翠碧”,晴天则展现出“黛绿摇翳”[10]。沧浪亭的翠玲珑前后皆竹、绿意萦绕,取园主“日光穿竹翠玲珑”之意。芭蕉是一种常绿的草本植物,其叶大、叶色嫩绿明亮,呈现一种平安而清雅的气质,故在江南一带多种于窗前,是谓“书窗左右,不可无此君”。蒋捷在《一剪梅》中所述的“

8、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虽然无情,满园的姹紫嫣红而今早已烟消影隐,但正所谓“书成蕉叶文犹绿”,漫卷的亭轩池影又似乎清晰可见。而提到荷花,众所周知的是宋代周敦颐在8《爱莲说》中对荷花高洁品格的颂扬,实际上荷花之叶在其中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南宋吴潜在《南柯子﹒池水凝新碧》和《踏莎行﹒红药将残》分别就有这样的描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