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ID:14507106

大小:89.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29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1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2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3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4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2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1、钢筋工程22、模板工程质量通病33、砼工程64、填充墙工程75、细部装饰工程76、楼地面工程107、屋面工程108、地下室防水工程159、卫生间防水工程20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质量通病防治方案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三版)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6、xxx项

2、目施工图纸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钢筋工程1)钢筋位移钢筋位移一般是在浇灌砼以后发现,这是因为在模板安装和浇捣砼时,使用料斗下料撞击钢筋致使钢筋的扎扣滑动所引起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砼浇捣时增加护筋人员随时随地将位移的钢筋扶正、补强扎丝、固定到原来的位置。当料斗接近钢筋时,减慢速度从而避免碰撞钢筋。2)钢筋保护层钢筋保护层达不到设计要求,这在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是一大通病,所以要保证受力钢筋的位置,必须控制保护层的厚度。因此对用卵石垫钢筋的方法是不允许的,应立即制止。要求制作厚度25mm和15mm的水泥砂浆垫块,以保证梁、柱、板的保护层厚度;对板的负弯曲钢筋(地上部分),采

3、用成品铁马,每1㎡支撑一个,保证钢筋的正确位置,严格控制保护层的厚度,对任意踩踏使弯曲钢筋的蛮干作业,应坚决制止。2、模板工程质量通病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模板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对于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构件的外观平整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将起重要的作用。由于模板尺寸错误、支设不牢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以普遍应用的组合钢模板为主结合木模板,介绍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防治方法。模板一般质量通病一、轴线位移1.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2.原因分析(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

4、能按规定到位。(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3.防治措施(1)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2)

5、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质量通病防治方案(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二、标高偏差1.现象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

6、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2.原因分析(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末按标记施工。(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3.防治措施(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

7、核。(4)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与模板。(5)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三、结构变形1.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2.原因分析(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2)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质量通病防治方案(3)竖向承重支撑在地基土上未夯实,未垫平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支承部分地基下沉。(4)门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