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ID:14633097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_第1页
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_第2页
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_第3页
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_第4页
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按照文献的时间和逻辑顺序,从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对公司价值、贷款利率、抵押贷款方面梳理文献,就中小企业和银行关系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银企关系中小企业  吴英案反映中小企业融资难,小企业如何才能获得贷款?何种银企关系利于融资?继Diamond(1984)提出银行可以减少信息监管成本后,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受广泛关注。90年代以来,银企关系对公司融资产生一定影响,实证文献大量涌现。本文的主旨是对国外近30年的中小型企业和银行关系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实证研究成果。  一、关系贷款

2、  有关银企关系的论述最早追溯到Diamond(1984)。他认为,银行作为中介减少数个存款人分别监督企业的成本,监管更有效。Diamond开启研究债权人与公司治理的新时代。  Boot(2000)指出,关系贷款有2个特点:银行可以获取企业专属信息(专属信息是公众无法获取的私密信息);银行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二、理论研究  (一)公司价值  Berger等(1995)指出,银企关系增加公司价值表现在:比银行新客户相比,老客户信用贷款为其带来更多超额回报。  Cole(1998)指出,银行提供多种服务短期内获得企业专属信息,但和多家银行保持

3、关系会降低信息价值。一旦银行合并,原有信息将失去价值,但原有银企关系有助于再融资。  银企关系会带来帕累托均衡。企业向银行披露专属信息,并不担心银行泄密;而银行也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问题(Boot,2000)。  Berger等人第一个研究小企业与银行关系。二人用信贷时间衡量银企关系,并认为提供信贷的银行是关系贷款驱动型,而信贷体现良好的银企关系。但他们并未就银企关系对融资展开讨论,这为后来学者铺平研究道路。  (二)贷款利率  Berger等(1995)认为关系时间与利率负相关,但Rajan等(1994)和Harhoff等(1998)

4、认为关系时间和利率不相关;贷款集中度和利率负相关(Castelli等,2012;Rajan等,1994);金融服务种类和利率负相关(Rajan等,1994);公司遭遇财务危机,贷款利率增加(Harhoff等,1998)。有关利率的实证检验突显以下趋势:  1.国别研究推陈出新。德国银行是全能银行,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并购于一身(Harhoff等,1998)。德国中小企业贷款集中度高,50%员工少于10人的企业仅从一家银行贷款;而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和多家银行保持关系的企业分别占91%、甚至100%。意大利企业关系银行中位数为12(Caste

5、lli等,2012)。  2.衡量银企关系的变量不断变化。Rajan等(1994)以购买银行产品数量和关系时间作为关系变量。银企信息对称时,关系时间是公司成立时间;信息不对称时,关系时间的起点是企业第一次关系贷款。Berger等(1995)以企业信贷时间为关系变量。  (三)抵押条款  Berger等(1995)和Harhoff等(1998)认为,关系时间、企业规模和贷款集中度与抵押条款负相关,贷款额度、财务危机与抵押条款正相关。  Rajan等(1994)和Harhoff等(1998)指出,银企关系对抵押条款的影响强于贷款利率。以下是学者

6、提出的三种解释。公司的投资回报率高于贷款利率,公司想要更多贷款;良好银企关系会降低利率,并导致银行垄断信息,利率降低的好处并非仅属于企业;信贷部门员工无权降低利率,垄断信息优势在总量上更易体现。  (四)贷款集中度和银行竞争  Garella等(2000)对比一对一和多对一的银企关系。一旦关系破裂,一对一会导致企业很难再融资。市场会将其解读成不利信号,并可能会导致企业放弃好项目。这就解释多对一的关系存在的原因。  多对一的关系在美国不多见,但在意大利的中小企业中却很普遍。意大利的银行相对易受影响,危机后恢复缓慢。可见贷款集中度和金融系统有关

7、。  银行业内竞争影响贷款集中度,Boot(2000)和Harhoff等(1998)认为,竞争使企业转向其他银行,缩短关系时间,提高贷款利率,银行减少关系贷款总额,获取信息价值也降低。关系导向减轻银行竞争压力。  Boot(2000)就银行竞争对银企关系的影响建立模型。竞争程度加深,银行增加关系贷款,但对借款人而言每笔贷款附加值降低;发达的证券市场迫使银行降低贷款,但贷款附加值增加。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良好银企关系增加公司价值。现有文献均从公司融资角度探讨银企关系,不妨尝试其他角度进行研究,比如通过建模定量

8、分析公司价值。理论模型的发展空间决定研究银企关系充满机会。  其次,贷款集中度可以衡量银企关系。一对一的关系有诸多优势,但并非所有国家中小企业的贷款集中度都很高。结合每个国家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