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

观察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

ID:14645486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观察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_第1页
观察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_第2页
观察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_第3页
观察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观察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观察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麻疹合并重型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麻疹合并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护理治疗方法,而实验组患儿则接受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间患儿治愈率、病死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情况。进一步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如果出现P<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对治愈率、病死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

2、统计发现,实验组上述指标值分别为96%,2%和(11.5±2.1)d,而对照组分别为82%,10%和(19.6±3.2)d,且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两组指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治疗,采取综合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护理手段,能有效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并升高患儿的治愈率,同时也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因此该种综合的护理手段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麻疹;重症肺炎;治疗效果  麻疹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全身出现斑疹及深呼吸道的炎症,同时伴有发热反应,该疾病主要是由麻疹

3、病毒引起。在麻疹并发症中,肺炎最为常见,其主要的特征表现是呼吸困难以及持续性的高热,在这种持续性的高热状态下,患儿会出现惊厥,同时呼吸困难情况会加重,更甚者会出现患儿的死亡[1,2]。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麻疹合并重症患儿的护理效果情况,并对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上提供有效的反馈护理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麻疹合并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和特征除了符合麻疹的临床表现外,进一步使用elisa法实行抗体检测,均发现麻疹抗体I

4、gM呈现阳性。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小儿重症肺炎的推荐诊断标准,所有患儿的重症肺炎表现均与其符合。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实验组中2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患儿年龄在6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3.6±0.8)岁;在对照组中,2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4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4.1±0.6)岁。在所有患儿中接种麻疹疫苗的有14例,没有接种的有81例,剩下5例患儿不能肯定是否进行过麻疹疫苗接种。进一步比较发现,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

5、护理的方法,而实验组人群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与成人的心理特点不同,小儿在心理上有其特殊性。由于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方面的限制,因此任何的不适应都有可能引起患儿的哭闹,同时在行为上抵抗医务人员的治疗行为。因此,医院护理人员应该对患儿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呵护,同时正确把握患儿的心理特征,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另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主动与患儿的家属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使其能很好的对医务工作给予更好的配合,促进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②药物护理在患儿接受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并做好对患儿的药物护理工作,从根本上严格控制和预

6、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更昔洛韦应该作为抗病毒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其使用方法是0.04g的更昔洛韦和40ml10%的葡萄糖静脉滴注。2次/d。若患儿伴有细菌感染,则应给与更昔洛韦和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给予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以使患儿的麻疹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若患儿出现明显的咳嗽,则应静脉输注沐舒坦,其量是10mg,输注2次/d。③饮食护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体力消耗和食欲减退,因此护理人员提供饮食应遵循少食多餐原则,给予提供清淡的饮食,同时补充维生素丰富的饮食或半流质、流质饮食。如果患儿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则可以让患儿食用面汤或米汤。患儿在恢复

7、期多给予富含丰富蛋白的食物,以增强其抵抗能力。在整个饮食的过程中,应禁止食用辛辣和生冷的食物,以降低消化不良和腹泻的发生率。  1.3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间患儿治愈率、病死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情况。进一步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如果出现P<0.05,则说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50例患儿中,治愈人数为48例,病死人数为1例且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在7~14d,通过对治愈率、病死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统计发现,实验组上述指标值分别为96%,2%和(11.5±2.1)d。而对

8、照组50例患儿中,治愈人数为41例,病死人数为5例,住院时间在10~21d,其指标值分别为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