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与被看 唐卡的视觉文化分析[精品资料]

看与被看 唐卡的视觉文化分析[精品资料]

ID:14700119

大小:3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7-30

看与被看 唐卡的视觉文化分析[精品资料]_第1页
看与被看 唐卡的视觉文化分析[精品资料]_第2页
看与被看 唐卡的视觉文化分析[精品资料]_第3页
看与被看 唐卡的视觉文化分析[精品资料]_第4页
看与被看 唐卡的视觉文化分析[精品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看与被看 唐卡的视觉文化分析[精品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看与被看唐卡的视觉文化分析-精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传统的唐卡鉴赏与解读都是基于作者视角,容易将其技术和工艺化,但在唐卡原本的意义里,就包含了看与被看二者的共存和共生。论文运用视觉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凝视”,以唐卡中的佛眼为例,将唐卡的看与被看建构为一个间性的宗教观看世界,分析佛眼在这种关系中的意义实现。论文从柏拉图的肉眼之看与心眼之看的区分中受到启发,将唐卡的两个审美维度分为“工艺的唐卡”和“信徒的唐卡”两种,并且指出研究的现实意义:唐卡的观者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文化身份认同,对于唐卡

2、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的实践策略应该基于此进行。  关键词:唐卡;凝视;观看;间性;文化身份  传统的唐卡解读大都采用作者视角,这其实也是普通艺术鉴赏的方式。正如里德(HerbertRead)在《现代绘画简史》里所言:“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不同方法的历史。”①正因为强调的是作者之看,所以唐卡艺术强调其职业化、专业化、技术化和艺术化,对于唐卡的鉴赏于是变成了一个需要后天培养的能力,更确切地说是技术。人们热衷于谈论画师、技巧、风格、年代鉴定,出现了很多“唐卡专家”指导人

3、们如何欣赏唐卡,而观者只能努力追寻作者之看的原意,附和那些关于线条、用色、构图的赞叹,关于神像身份的准确判断,仿佛只有这样,才算是看得懂唐卡。  但是观者被置于何处,就真的应该被忽略吗?我认为唐卡的意义不仅在于上述作者之看的意义,其真正的观想主体是观者。唐卡中的很多内容主题本身就是修行者用之观想的对象,它们的本意早已超出了我们所理解的艺术范畴,是唐卡投射到观者内心协助其修持佛法的一种观看。在唐卡原本的意义里,就包含了看与被看二者的共生和互动。  一神的凝视:被看的救赎  研究唐卡有多种角度,从美学和艺术的角度来看

4、,唐卡是一种艺术品,是一种蕴含着深刻的藏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品种类。  格式塔学派认为,“艺术品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一种有力的‘格式塔’,……艺术品是作为一种结构感染人的……是各部分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②。阿恩海姆进一步说,“一件作品要成为一件名副其实的艺术品就必须满足下述两种条件:第一,它必须严格与现实世界分离;第二,它必须有效地把握住现实事实的整体性特征。这就是说,一件艺术品必须完全独立于它周围的事物”,艺术是“运用形象去显示出这种多样化的现象中所存在的秩序”③。而整体性的把握要从“部分”开始,再把握各部分的联

5、系,并在头脑中重建这种联系,才有了整体的印象。“所谓‘部分’,就是整体的一个特殊的‘段落’,其特殊性就在于,它在特定条件下,能显示出与周围背景的一定程度的分离。反过来,周围背景的性质和排列,也能确定这个‘段落’能不能成为一个‘部分’,或者说,也能确定其‘部分性’的程度”④。  唐卡的美学品质不可避免地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引向慈悲、光明存在状态(stateofbeing)的宗教修行,以及它达到的无数美学表达”⑤。  所以,我们的讨论,就从唐卡中最重要的一个细节,佛的眼睛开始。  大卫·摩根(DavidMorg

6、an)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神的凝视”(Sacredgaze)。他认为,在视觉文化的学术背景之下,观看(seeing)活动与“假设、倾向、习惯和常规、历史关联及文化实践”⑥有关。他说:  “神的凝视这个词指明了观念、态度,及形成宗教观看行为的习惯的特定轮廓,发生在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中。一种神圣注视是一种方式,以这种方式,观看耗费一幅画、一个观者,或者一种带着精神意义的行为。”⑦  摩根的理论来自于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凝视”。英国的福尔莱对其总结得好:“对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大部分是以精神分析学为中介)来说,凝

7、视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感觉的概念。它所涉及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关于观看机能,或是在某种物质层面上的映像过程,尽管此两者也是整个凝视概念的一部分。凝视的概念既涵盖了观看行为,也包括了被看的行为,既是感觉的过程,也是赋予意义的过程;既是呈现于眼前的事物,同样也是进入或是离开此种视像(或者说主观)区域的事物。”⑧以及“凝视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显示权力与控制,知识与能力的力量。更多是占有它,而不是简单地仅有观看的能力它让主体与自身,与他者的关系得以正当化。有了凝视,就等于存在,或者换句话说,被他者的凝视来辨认,也就是获得在场感”⑨

8、。  这是一个暂时不用考虑观者的视角,一如上面这段话所揭示的,借用罗兰·巴特用在结构主义中的词语,“锚定”,也就是作者与图像以及观者之间的关系被“锚定”。⑩  这一点在偶像崇拜的宗教艺术里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佛陀是唯一,而观者则是芸芸众生。观者是谁?甲乙丙丁已毫无意义,甚至连画师也是多余,B11宗教的神圣感在这种主体缺失的观看关系里油然而生。这在晒佛的场景里最为明显,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