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13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13

ID:14724440

大小:5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30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13_第1页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13_第2页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13_第3页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13_第4页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1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复习导学案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第56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姓名:考纲展示: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课前预习一、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新思想的萌发1.背景:(1)鸦片战争前,清朝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禁锢人们的思想;(2)鸦片战争前,清朝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愚昧无知,妄自尊大;(3)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与魏源等清朝的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林则徐的地位:近代

2、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活动:设立译馆,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以了解西方国家。3.魏源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著作: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备注4.主张的核心:向西方学习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维护清朝统治。5.影响: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②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提出)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2.内涵和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

3、先进科学技术,以挽救清王朝的封建统治。3.实质: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4.实践:洋务运动(内容见必修二第40页)5.影响:洋务派将“师夷长技”主张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三、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1.出现原因(1)经济上: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2)政治上:洋务运动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3)阶级关系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4)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影响。2.康有为思想:(1)代表作:《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为变法制造舆论。

4、(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孔子改制考》为变法制造历史根据。(宣传变法的合理性)(2)思想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3.梁启超的思想:(1)代表作:《变法通议》(2)思想主张(即《变法通议》的内容)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会、变法图存的思想;强调只有变法才能图存。4.严复思想: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四、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1、积极作用:(1)思想方面: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促进人民觉醒和思想解放,有利于资产

5、阶级思想文化传播。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潮流。(2)政治方面:推动了爱国救亡的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3)经济方面: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局限性(主要指运动):在变法内容中没有涉及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内容;群众基础不广泛;采用改良的办法;缺乏强有力的领导。课堂研讨1、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学后反思课堂检测——第56讲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姓名:一、选择题()1.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

6、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2.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分人“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这部分人“难以挣脱传统”的原因是A.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维护传统思想及制度的需要C.对西方传统的难以接受D.中西文化传统的迥异()3.19世纪中后期有一所新式学校的课程安排有读诸经、习洋语洋操、进驾驶科和管轮科、习操机轮舰船。下列

7、表述能体现该校课程设置思想的是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B.“然欲自强必先理财”C.“求其体而遗其用”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4.1876年建立的上海格致书院曾开展九年季课和五年特课,试题大都由洋务派官员来命制。以下题目可能出现在格致书院的这类考试中的是①《物体凝流二质论》②《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当以何者为先论》③《立宪法议,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④《电报、轮船二事如何剔弊方能持久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康有为提出“非易其衣服,不能

8、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其“改易服饰”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社会思想近代化B.增强民族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